周睿鸣(2018年10月8日)。《从生产到协作:网络社会中的公共生活与新闻的元追问》。“媒体融合再审视:中国经验与学术阐释”工作坊,中山大学。广州:2018年10月7-8日。周睿鸣(2018年4月7日)。《游移的常规:“转型”与新闻生产过程》。第三届多闻论坛,浙江大学。杭州:2018年4月6-7日。周睿鸣(2017年10月15日)。
5月10日上午,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浙江大学国际文化和社会思想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周睿鸣老师应我院邀请,在七一路校区C3新闻传播学院会议室开展了题为“选题的诞生:在学术生产中了解自己”的讲座。 本次讲座由商建...
周睿鸣,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王祎琛,女,硕士研究生 摘要:社交媒体用户如何在公共空间中能动地调节传播行为的可见性及其边界变动?束缚性公共表达如何折射我们对社交媒体可见性的想象?“厚码”这一意象可概括传播主体在社交媒体中想象...
对媒体来说,我们会根据各内容平台的属性,适当选用网络新词,这样不仅能滋养内容和丰富报道,去官腔、接地气,也能与读者达成一种心领神会的默契,提高传播效率,实现共鸣。 周睿鸣:换个说法,网络热梗会收敛语言的复杂性吗?我们的“词库”会整齐划一、逐渐贫瘠吗? 陈迪: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开放,取决于我们关注网络热...
8月2日晚19:30,我们诚邀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事实核查》一书译者周睿鸣,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方洁,一起来聊一聊“事实核查”。 直播预约 CRUP ↑点击查看直播书单↑ 直播主题 事实核查:探索新闻实践的未来 CRUP 人文咖啡馆 ...
周睿鸣与陈迪的研究强调,网络流行语不仅是互联网文化的产物,更是我国社交与娱乐变革的一个重要象征。这也说明了在快速发展的数字环境中,流行语作为年轻人思想、情感的直接表述,其背后存在的潜在社群变化则需要更为细致的观察。一、网络流行语的历史脉络 萌芽期(1994—2002年):自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网络语言...
在对澎湃新闻进行系统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通过对"东方之星"长江沉船事故报道进行个案分析可以发现,新闻业正呈现出"液化"状态。新闻生产体现为职业记者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动态实践;媒介机构不再是新闻事件的唯一阐释主体,基于互联网社交平台,新闻报道的价值和意义经由公众的集体参与而被不断重塑;新闻生产流通的...
本作品内容为陆晔周睿鸣 新闻生产转向“策展”模式,格式为doc,大小16KB,页数为6, 请使用Microsoft Office相关软件打开,作品中主体文字及图片可替换修改,文字修改可直接点击文本框进行编辑,图片更改可选中图片后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更换图片,也可根据自身需求增加和删除作品中的内容文本。 你可能感兴趣的 个人求职简历 简历...
“液态的新闻业是陆晔、周睿鸣提出的一个描述性概念,旨在表(1)“液态”的新闻从业者身份。记者的身份和角色不再相对稳定,而是随在职业记者、公民记者和大众之间不断转换。(2)“液态”的职业共同体。职业记者和公众既无法固守原有的职业、非职业边界,但也并不是从原有社区秩序中完全脱离,而是相互渗透。(3)“液态...
事实核查 后真相时代美国新闻业的选择 (美)卢卡斯·格雷夫斯 著 周睿鸣,刘于思 译 新华书店正版,关注店铺成为会员可享店铺专属优惠,团购客户请咨询在线客服! 作者:(美)卢卡斯·格雷夫斯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07月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 降价通知 ¥48.80 定价 ¥8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