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8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李伟、周琪共同通讯在Cell发表题为“All-RNA-mediated targeted gene integration in mammalian cells with rationally engineered R2 retrotransposon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系统地分析了R2元素的生物多样性,并筛选了几个能够在哺乳动物细胞中...
2024 年 7 月 8 日,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李伟研究员与周琪院士团队联合在Cell杂志发表研究。首次突破了以 RNA 作为供体,助力功能基因尺度的大片段 DNA 基因组精准定点整合的难题,解析了自然界中 R2 逆...
5月26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周琪院士、李伟研究员团队在 The Innovation上发表了题为“Synergistic engineering of CRISPR-Cas nucleases enables robust mammalian genome editing”的研究论文。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建立了一种蛋白质工程化改造的新方法(Improving Editing Activity by Synergistic Engineering,简称MIDAS),...
2020年6月18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创新研究院周琪研究员、李伟研究员及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陆发隆研究员合作在Cell Stem Cell上发表文章Overcoming Intrinsic H3K27me3 Imprinting Barriers Improves Post-implantation Development after 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发现胎盘中H3K27me...
尽管理论上这一事件最早可以发生在合子细胞第一次分裂时,前人的结果仅在四细胞期时观察到了细胞命运的偏移。周琪和李伟合作团队的这一研究毫无疑问地将这一领域推到了最新的前沿,首次证明了在小鼠二细胞胚胎期后期呈不对称分布的LincGET分子具有促进胚胎细胞向内细胞团细胞分化的能力。
10月11日,中科院动物研究所胡宝洋研究员与周琪院士、李伟研究员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在Cell Stem Cell杂志上发表了题为Generation of Bimaternal and Bipaternal Mice from Hypomethylated Haploid ESCs with Imprinting Region的研究论文,结合单倍体干细胞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索,首次获得具有两个父系基因组的...
一项10月发表在美国《细胞一干细胞》杂志的研究显示,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周琪院士、胡宝洋和李伟等人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处理单倍体胚胎干细胞,成功培育出了双亲都是雌性或雄性的小鼠,其中“双母”小鼠健康生长到成年,还能繁育下一代。孤雌生殖也称单性生殖,即卵不经过受精也能发育成正常的新个体。孤雌生殖现象是一种普遍...
10月11日,中科院动物研究所胡宝洋研究员与周琪院士、李伟研究员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在Cell Stem Cell杂志上发表了题为Generation of Uniparental Mice from Hypomethylated Haploid ESCs with Imprinting Region Deletions的研究论文,结合单倍体干细胞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索,首次获得具有两个父系基因组的孤雄小...
创新点:中科院动物所李伟和周琪课题组利用单个小分子化合物抑制人成纤维细胞的机械收缩,结合促神经命运发生的培养环境,实现了成纤维细胞向神经元的高效转分化。进一步分析发现,抑制机械收缩破坏了成纤维细胞的表达谱。研究揭示了细胞机械收缩在细胞命运维持和调控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了细胞命运转化的新范式。
周琪/李伟/陆发隆使动物克隆效率大大提高 通过体细胞核移植(SCNT)成功克隆需要克服重要的表观遗传障碍。尽管依赖H3K27me3的印迹在E6.5外胚层和胚外组织中差异性分布,但基因组印迹通常不被视为此类障碍。 2020年6月18日,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周琪,李伟及中科院遗传发育研究所陆发隆共同通讯在Cell Stem Cell在线发表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