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形胶质细胞在不同的脑疾病条件下会转变为不同的活化状态。例如在脑缺血模型中,星形胶质细胞表现为神经保护性亚型。而在神经炎症条件下,炎症性小胶质细胞能通过分泌IL-1α, TNF和C1q三种因子诱导星形胶质细胞激活为神经毒性亚型,而神经毒性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可能与众多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衰老的发生密切相关。 2023年9...
上海科技大学黄鹏羽实验室与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杨辉实验室合作,在Protein & Cell杂志发表研究论文,首次利用Cas13d家族蛋白CasRx在小鼠肝脏中实现了基因的高效沉默,从而证实Cas13d系统在成体动物体内也具有靶向沉默RNA的活性()【2】。
报道了单独敲低Ptbp1可以在体外实现将小鼠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为功能性神经元,第一作者薛愿超博士现为中科...
2024年4月25日,美国得克萨斯州西南医学中心吴军团队、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中科院神经所)杨辉/周海波团队和中科院动物所郭帆团队合作在Cell杂志发表题为Generation of rat forebrain tissues in mice的文章。该研究展示了一...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朱剑虹教授团队与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中科院神经所)周海波团队合作,在 Advanced Science 期刊发表了题为:Engineered Extracellular Vesicle-Delivered CRISPR/CasRx as a Novel RNA Editing Tool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在运用工程化细胞外囊泡(EVs)进行RNA编辑的研究中...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朱剑虹教授团队与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中科院神经所)周海波团队合作,在 Advanced Science 期刊发表了题为:Engineered Extracellular Vesicle-Delivered CRISPR/CasRx as a Novel RNA Editing Tool...
中科院脑智卓越中心新成立的基因编辑与脑疾病研究组致力于应用各种新型基因编辑技术实现对重大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研究组组长周海波博士近两年在基因编辑与疾病治疗领域以第一或者共同通讯作者在Cell, Nature, Nature Neuro science, 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最新的工作包括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将胶质细胞...
中科院脑智卓越中心新成立的基因编辑与脑疾病研究组致力于应用各种新型基因编辑技术实现对重大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研究组组长周海波博士近两年在基因编辑与疾病治疗领域以第一或者共同通讯作者在Cell, Nature, Nature Neuroscience, 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最新的工作包括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将胶质细胞转...
擅长于先心病、风心病、冠心病、肺癌、食管癌的手术治疗及危重症疾病的抢救,并在Cell research(中科院1区,影响因子46.297)等杂志发表高水平论文10余篇,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 赵国军,教授,博导,广州医科大学南山学者优秀人才,心血管中心副主任、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中心实验室和实验动物中心负责人。近五年主持...
赵国军,教授,博导,广州医科大学南山学者优秀人才,心血管中心副主任、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中心实验室和实验动物中心负责人。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共发表sci论文多篇,中科院2区及以上论文26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科学出版社),获省级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获省级教学比赛一等奖3次,主持省级教改课题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