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北京大学周欢萍教授为唯一通讯作者在Science发表了题为《Nonalloyed α-phase formamidinium lead triiodide solar cells through iodine intercalation》的研究论文。北京大学是本文的第一完成单位。公开资料显示,周欢萍,1983年12月出生于湖南浏阳,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2015年受聘于北京大学。
2025年1月17日,北京大学周欢萍教授为唯一通讯作者在全球顶级科研期刊《Science》发表了题为“Nonalloyed α-phase formamidinium lead triiodide solar cells through iodine intercalation”的研究论文。北京大学是本文的第一完成单位。 北京大学周欢萍教授等人开发了一种动力学调制策略,通过共生成的挥发性碘插层和脱层辅助...
周欢萍: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球高被引学者。荣获第十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全球第18届“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等。周欢萍,人如其名,是个欢乐人儿,微信名里也有个“happyer”。她能乘风破浪,亦能云淡风轻。...
1月9日,北京大学周欢萍教授、张艳锋教授(共同通讯作者)在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Wafer-scale monolayer MoS2 film integration for stable, efficient perovskite solar cells”(晶圆级单层MoS2薄膜集成实现稳定、高效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论文。1月16日,周欢萍教授为独立通讯作者,再度在Science发表了题为“Nonalloyed ...
“我奋斗·家国美”!周欢萍收集阳光的故事 她研究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 不断探索新原理新方法 显著提升光电转化效率 致力于收集每处角落阳光 变成电能为我们所用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 第十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 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周欢萍的故事 ↓↓↓ 来源/全国妇联宣传部 原标题:《“我...
2024年12月14日晚,“前沿工程课堂”第42讲在第二教学楼301教室举行。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周欢萍教授讲授“浅谈光伏材料与技术的发展”专题课程。 周欢萍教授主讲“前沿工程讲堂” 课程开始,周欢萍教授首先带领同学们回顾了光伏...
奔跑在实现梦想的科研道路上,周欢萍从未有过一丝动摇。 关于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是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欧莱雅中国于2004年共同设立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欧莱雅集团...
北京大学周欢萍Science通讯作者发文。在今天更新的Science Vol. 387, No. 6731期刊中,来自北京大学的周欢萍教授作为通讯作者发表论文:Nonalloyed α-phase formamidinium lead triiodide solar cells through iodine intercalation。第一作者为同样来自北京大学的Yu Zhang和陈彦润。
北京大学周欢萍教授的科研突破引发行业关注 2025年刚过去半个月,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周欢萍教授以其卓越的研究能力,成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上连续发表了两篇重要论文。这一科研成就不仅展示了她在材料科学领域的深厚造诣,也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