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指规律、法则,在自然科学中只有“周期律”而无“周期率”的概念,“率”是误用。甚至有人提出“误引说”,认为黄炎培当年用的是“周期律”而不是“周期率”,是后人“在引用黄炎培这段话时,几乎无一例外地将‘周期律’误为‘周期率’”。2012年11月,人民出版社出版黄方毅(黄炎培之子)撰写的《黄炎培...
应用:在股票技术分析中,周期率是一种重要的指标,可以用来判断股票价格走势的周期性变化,并据此制定投资策略。 周期律 定义:周期律更多地被用于描述事物发展过程中某些特点反复出现的规律。它在不同领域有具体的表现,比如在化学领域,特指元素周期律,即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应用: 化学领域:...
尽管如此,仍然有人认为,“周期率”应作“周期律”,原因是“率”指比值,“周期率”说不通。“律”指规律、法则,在自然科学中只有“周期律”而无“周期率”的概念,“率”是误用。甚至有人提出“误引说”,认为黄炎培当年用的是“周期律”而不是“周期率”,...
“周期率”与“周期律”两种表述均可讲通,但应该遵循“尊重原典”的原则称为“周期率”。周期律与周期率的区别:周期率是指世界上任何自然规都会经历兴衰治乱,往复循环呈现出的周期性现象,周而复始。而周期律即元素周期律指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的原子序数(即原子核外电子数或核电荷数)的递增呈周期性...
是“周期率”,不是“周期律”。1945年7月,黄炎培先生在延安与毛泽东探讨历史兴亡周期现象,随后,出版了《延安归来》一书,用了“周期率”一词。近几年来,有人认为“周期率”是对“周期律”的误引或者误用。持“误用说”的人认为:“周期律黄文作周期率,按率指比值,律指规律、法则,此处宜用...
但1991年,西北大学马列教研部李振民教授在《中国共产党能够跳出“历史周期律”》一文中认为,率指比值,律指规律、法则,且在自然科学中只有周期律而无周期率的概念,故“周期率”应作“周期律”,但并没有否认黄炎培使用“周期率”这一事实。 2001年7月21日,...
但1991 年,李振民认为,黄炎培将“律”误用为“率”,“周期率”应作“周期律”,但并没有否认黄炎培使用“周期率”这一事实。[2] 2001年建党80周年,在不少人重提毛黄“延安窑洞对”以获取历史的警示和启迪之际,7月21日《文汇读书周报》发表赖某深的《并非仅仅是一二个人的失误》一文8月1日《光明日报》又发表...
这清楚地表明,黄炎培根本没有使用“周期律”。在黄炎培原著的两个页面的篇幅里,集中5次出现了“周期率”。在如此短的篇幅里接连使用“周期率”,黄炎培误用或印刷失误的概率不大。 况且,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整理出版的《黄炎培日记》来看,《延安归来》是经过仔细校订而出版的。黄炎培在1945年8月4日的...
我们在平时编校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应该使用“历史周期率”还是“历史周期律”的问题,大家对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