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著 魏朝小学 《周易注》,中国三国时期魏国玄学家王弼著。为历史上重要的《周易注》之一。唐太宗命孔颖达等修《五经正义》,其中《周易》选用王弼注,认为“唯魏世王辅嗣之注,独冠古今”。从此,王弼《周易注》作为官方定本而流传于世。《四库全书总...展开∨ ...
此用互体也。注损九二曰:‘柔不可全益,刚不可全削,下不可以无正,初九已损刚以顺柔,九二履中,而复损己以益柔,则剥道成焉。’此卦变也。”[142]至于王弼归本十翼,以承、乘、比、应之象数义理诠释 《周易》古经之例,更是不胜枚举。
《周易注》是三国时期魏国玄学家王弼创作的一部易学著作,被誉为易学史上的名著。王弼在注释《周易》时,跳出了汉代以象数解易的窠臼,开辟了后世以义理解易的先河。他的易学思想与理念,对于易学的发展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一、王弼的易学思想 王弼在注释《周易》时,注重阐发《周易》中的义理,强调以义理解易。他...
王弼就说了,爻的特点在于变,而变总是同所处的时位联系在一起(《周易略例》:「夫卦者时也,爻者适时之变者也。夫时有否泰,故用有行藏。卦有小大,故辞有险易。一时之制,可反而用也。一时之吉,可反而凶也。故卦以反对,而爻亦皆变。」)。这就意味着,爻义随「时」有变化!©魏·王弼《周...
王弼在《周易略例》中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周易》是一本关于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书,其中的卦爻辞是对这些规律的描述和表达。他通过对卦爻辞的解释,阐述了天地万物之间的生成、变化、相互关系等原理,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深刻洞见。这种对于宇宙万物的思考和探索,体现了王弼的哲学思想。王弼在《周易...
魏晋时期的大思想家王弼,用一个“无”字,道破了《周易》的核心玄机。王弼,字辩之,生于魏末司马氏当权时期。他年纪轻轻就以才思敏捷闻名于世,被誉为“神童”。王弼最大的成就就是注解《老子》和《周易》,开创了“以老解易”的先河,把老庄的“无”的思想引入了《周易》的诠释中。有一天,王弼在宫中与...
王弼,字辅嗣,山阳郡人。三国时代曹魏的著名经学家、易学家,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父亲是王业。兄长王宏。祖父王凯是王粲的族兄,祖母是刘表之女。为《道德经》和《易经》撰写注解,对后世影响甚大。原典纪书局此次推出的是以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为底本的古籍善本《周易王注》。此《周易》由三国时期魏国...
周易上经乾传第一 王弼注 ䷀乾下,乾上。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文言备矣。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出潜离隐,故曰见龙;处于地上,故曰在田。德施周普,居中不偏。虽非君位,君之德也。初则不彰,三则乾乾,四则或跃,上则过亢。利见大人,唯二、五焉。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
王弼,字辅嗣,祖籍山阳高平(治今山东邹城市西南),生于魏文帝黄初七年(226),卒于魏废帝齐王芳嘉平元年(249),享年二十四岁。王弼以注释《周易》和《老子》名闻于世,《易》学方面的著作有《周易注》、《周易略例》和《周易大演论》。根据王葆玹先生研究,王弼《易》学由于继承了汉代古文经学的某些因素而成为条例...
王弼《周易注》包括《经》的部分,即六十四卦的卦爻辞及《传》的《文言》《彖辞》《象辞》等。晋韩康伯继承王弼思想续注《系辞》《说卦》《序卦》《杂卦》等。唐修《五经正义》时以韩注合于王注刊行。 王弼《周易注》版本很多,通行的有《四部丛刊》影印宋本、清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