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图说 周敦颐 ⽆极⽽太极。太极动⽽⽣阳,动极⽽静,静⽽⽣阴。静极复动。⼀动⼀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焉。阳变阴合⽽⽣⽔⽕⽊⾦⼟,五⽓顺布,四时⾏焉。五⾏⼀阴阳也,阴阳⼀太极也,太极本⽆极也。五⾏之⽣也,各⼀其性。⽆极之真,⼆...
第一段周敦颐借助古太极图讲天道,有图有辞形象自然,与老子讲的道异曲同工。古太极图从上往下看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由最上面一个圆,和连在一起的水火匡郭加五气朝元组成;第二部分由最下面两个同样的圆圈组成。 第一部分讲无极而太极,上面的圆圈代表无极;下面水火匡郭和五气朝元表示太极。无极就是指混沌,...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是一个言简意赅的宇宙发生发展论纲。全文仅249字,却在后来被奉为“有宋理学之宗祖”,因为它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系统、完整地论述宇宙发生、发展的著作,它对尔后儒家学说的更新与发展产生了极其重大的推动作用。 《太极图说》建构了宇宙生成...
周敦颐《太极图说》第一段讲天地未开之前,总纲为 “无极而太极”。实际讲的是立天之道曰阴阳。这段原文: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
一、《太极图说》中的宇宙观 在《太极图说》中,周敦颐提出了“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的宇宙观。这种宇宙观认为,宇宙起源于一种混沌未分的状态,即无极,而太极则是无极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和基础。太极在运动中产生了阳,静止中产生了阴,阴阳两极的不断...
周敦颐,北宋道学五子之一,流传后世者唯独《太极图说》和《通书》,后世认为周敦颐是北宋理学的开山鼻祖,此等言论皆源自不知儒学义理缘故,和后世极为推崇王守仁如出一辙。我观周敦颐之《太极图说》其无论概念还是理论皆来自儒学正宗典籍,非周敦颐所自创,更与儒学之创新无关。现就周敦颐《太极图说》逐一评判,方...
一般认为,周敦颐易学源于陈抟解易系统。易学方面,周敦颐的著述主要有三种,即《易说》(依经解易)、《通书》(通论大旨,故又称《易通》)以及《太极图说》。其中,影响大、争议多的是《太极图说》。为啥?《太极图说》里头有「图」和「说」(「说」是对「图」作的解释)两部分,这两块内容都经朱熹(...
周敦颐根据中国传统的《周易》阴阳哲学原理绘出一个易象图,然后以非常简洁的文字对图中的易理加以解说。《太极图说》的全文不过二百多字,它由两段意思构成,第一段言“太极”,展示整个宇宙原始反终的生成与复归图式,即由太极→阴阳→五行→万物(人)的生化过程,以及万物(人)→五行→阴阳→太极复归过程,这就是“...
《太极图说》周敦颐 《太极图说解》朱熹 -宋朝的两位,编写+注释- 放上了详细的古文图片,但只写了字少的正本==大概看看先 #易# AI续写:由于时间有限,小元只完成了部分内容,只写了字少的正本。虽然这还只是个雏形,但他深信这对于读者来说已经足够有参考价值了。他将这些内容发布在网络上,希望能够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