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周王国下的“邦君诸正”才会在渭河平原之外另立一王,与西申国政治集团对抗。以此而言,“邦君诸正”所拥立的携惠王才是周王室正统,周平王不过是弑父的叛逆。 可历史的发展,却是被视为“叛逆”的周平王最终继承周王之祀,携惠王则慢慢被孤立,后来又被晋文侯所杀——周王国下的诸侯,为何会背叛携惠王? ...
邦君、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携惠王。立廿又一年,晋文侯仇乃杀惠王于虢。周亡王九年,邦君诸侯焉始不朝于周,晋文侯乃逆 分享124 古都吧 克坦攻围 平王东迁的时间应该不是前770年根据两版本竹书纪年和清华简,平王东迁应该在760或者750或者738(三种说法有争议)。在此之前周携王和周平王都在宗周。
烽火戏诸侯政治博弈,晋文侯联合郑国、秦国从申侯手中抢回来周平王,并将其安置在雒邑,秦国得以封爵建国,即平王东迁。之后,晋文侯出兵杀死了周人拥立的周携惠王。道处是一家 立即播放 打开App,流畅又高清100+个相关视频 更多 1.7万 34 00:33 App “中华上下五千年” 2 0 00:59 App 《黄帝内经衣食住行》...
1. 晋人著古本《竹书纪年》说携王是虢公翰立之于携。清华楚简《系年》说“邦君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携惠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虢公翰立携王更为可信 B. 周
晋人著古本《竹书纪年》说携王是虢公翰立之于携。清华楚简《系年》说“邦君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携惠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虢公翰立携王更为可信 B. 周
昔黄帝者裔孙禹联涂山氏,封小儿空于涂山,乃言越地余度王。此乃余家得姓源流也。二代余家莫纪言:申人、缯人及犬戎入宗周,弑王及伯盘于戏。申侯、鲁侯、许男、郑子立宜臼于申,邦军诸正立王子余臣于携。幽王既死,周二王并立。惠王元年,王携莫,申东徙洛邑。晋侯会卫侯、郑伯、秦伯,以师从王入于洛邑。
周赧王三十二年(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曾得和氏壁,强秦愿以十五城换之,赵派蔺相如出使秦国,蔺相如仅仅是宦官缪贤门下的“舍人”。经缪贤向惠文王荐举,身携“和氏璧”,充当赵使入秦。蔺相如以他的大智大勇完壁归赵,取得了对秦外交的胜利。
思话素恭谨,操行与惠开不同,常以其峻异,每加嫌责。及见惠开自解表,自叹曰:“儿子不幸与周朗周旋,理应如此。”杖之二百。寻重除中庶子。 初,惠开府录事参军到希微负蜀人债将百万,为责主所制,未得俱还。惠开与希微共事不厚,以为随其同上,不能携接得还,意耻之。厩中凡有马六十...
B.周幽王因失信于诸侯致亡C.周幽王主动兴兵自取灭亡D.携惠王是西周最后一位王A项符合题意;B项只是对材料二的反映;材料一反映的是申侯与犬戎主动进攻,C项不正确;周幽王是西周最后一个王,D项不正确。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A 根据材料一所述“申侯与犬戎主动进攻”,可直接判定选项A“西申、犬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