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的新闻发布形式不断出现,周庆安认为新闻发布会仍然非常重要,发布会是对整个部门信息公开和舆论引导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而当谈到人工智能对新闻发言人带来的挑战时,周庆安则认为人工智能并不会取代好的新闻发言人。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庆安教授。主办方供图 新闻发布要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应对思维 南都:近年...
如果我们不能讲述真诚的故事,构建有效的传播,打造弥合冲突的媒介,那么我们就无法为未来的世界构建再一次繁荣的巴别塔。这个隐喻不仅属于某个民族或者某种宗教,也在时刻提醒我们传播的不确定性,提醒我们学习新闻传播的真正意义。 欢迎大家,节日快乐,新学期快乐! 谢谢。 来源:清华传媒评论...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庆安:“问”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历史进程 中新经纬10月28日电 (林琬斯)中新社首届“东西问智库”主题论坛10月28日在北京举行。论坛上,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庆安表示,“东西问”中的“问”带有非常强烈的传播和沟通的本能,是一个更加理性、更加平和、更加包容的讲好中国故...
CCTV-13新闻频道 东方时空 [视频][新闻时评][评论员 周庆安]驻京办:撤走还是留下?来源:央视网2011年01月13日 23:32 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往期 片段 [视频][日本]执政联盟失利 最大在野党成赢家 东方时空2011-01-13 23:34:19 [视频][武汉]解危救困 大雨中坚守岗位 东方时空2011-01-13 23:34:19...
中新网北京9月21日电 “当代中华文明更多展现出时代性的叙事,它会以创新性视角作为一种文明叙事展开。”9月21日,由中国新闻社主办、中国新闻网承办的“创新国际传播 讲好中国故事”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庆安在会上如此表示。
在中国国际电视台的移动直播中,评论数量最多的是熊猫宝宝摔倒瞬间的视频集锦,分享最多的则是飞牌少年的绝活展示。“分析后同样可以发现,二者都蕴含着积极向上、乐观亲和的文化特质——可见,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更多分享这种情感和文化。”周庆安指出。 新闻传播界喜欢用“KUI”模式来描述全球传播规律,即先知晓(Knowing...
在媒体领域,周庆安担任过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专题部主任,现为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特约评论员,参与的节目包括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东方时空、环球视线、共同关注等。他也是《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等媒体的特约评论员,专栏作者,发表的新闻评论超过1500篇。周庆安以其深厚...
本文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庆安2022年9月9日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亲爱的各位同仁,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好!2022年的金秋,注定是历史上一个极不平凡的金秋。在这个充满了期待的时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迎来了2022级研究生新同学。来自五湖四海的120位硕士新生、36位博士新...
近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清华大学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新闻发言人论坛在北京举行。百余名来自中央部门、地方政府的新闻发言人及专家学者开展研讨交流。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庆安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发布不能“自说自话”,应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应对思维”,公众在突发事件和热点议题中需要多元...
周庆安参与的国际会议演讲,如《公共外交的中国21世纪》、《超越可见边界:中国非传统安全与大众传播的学术视角》等,展现了其在全球视野下对政治传播与公共外交的深入思考。在学术期刊方面,周庆安发表了多篇论文,涵盖内容选择与意识形态分析、新闻评论的角色与作用、国家形象塑造等多维主题。例如,《西方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