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威烈王姬午(?-前402年),是中国东周第二十代国王,周考王之子,在位24年(前425年-前402年)。他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君主,但也是一个无意间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的人物。他的一项重大决策,导致了春秋时代的结束,战国时代的开始,以及周朝的衰落。周威烈王即位时,中国已经进入了春秋后期,诸侯争霸的局面日...
因为有大功于周王室,所以请求周襄王,想谋求上位。结果周襄王委婉地拒绝了。 其次,可能是年老糊涂了。因为资料的原因,查不出周威烈王究竟有多大年龄,但估计不会小:他在位第二十三年时封三家为候,第二年就"崩"了。 最后,应该和他的遭遇有关。周定王(周威烈王的祖父)崩后,先是长子去疾继位为周哀王。周哀...
尽管如此,姬午作为春秋战国分界线的见证者,他的历史地位仍然不容忽视。他通过自己的行动和决策,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他的统治策略和文化传承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在回顾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我们不禁要感叹姬午的智慧和勇气,以及他在那个动荡时代中所扮演的独特角色。总之,周威烈王姬午作为...
周威烈王姬午,姬姓,名午,是中国东周王朝战国时期的第六位周王。他的父亲是周考王姬嵬,祖父是周贞定王姬介。公元前426年,周考王去世,姬午继位,成为周威烈王,开启了他在位长达24年的统治时期。此时,东周王室已经极度衰微,诸侯国之间纷争不断,周王室对诸侯国的控制力几乎丧失殆尽。生平主要事迹 无力回天的...
周威烈王姬午出生于公元前?年,身为周朝的王子,他的父亲是周景王。可以说,姬午自小就被赋予了“王子”的光环。想象一下,周朝的王宫里,金碧辉煌,宫女如云,姬午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难免有些“王子病”。不过,作为王子,他不仅仅是个享乐主义者,反而在内心深处埋藏着对国家未来的深刻思考。二、登基之路 周...
周威烈王姬午 ,姓姬名午,周考王的儿子,考王死后继位,东周第二十任君主。 继位后,周威烈王觉得自己不够安全,就想施“恩泽”换诸侯支持,在没有实质“恩泽”可用后,便采用名义上爵位册封的方式。公元前453年,晋国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攻灭智氏并瓜分晋国领土,晋国国君成傀儡。周威烈王在公元前403...
周威烈王姬午,(?——前402年)前425年—前402年在位24年。名姬午,为周考王之子。成为东周二十位君王,在位时封晋国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为韩侯、赵侯、魏侯,此即“三家分晋”。公元前402年,姬午病死。姬午死后的谥号为威烈王。病死,葬于今河南省洛阳市。周威烈王姬午,他的统治时期见证了春秋末期到战国...
周威烈王是东周时期的君主,具体来说是东周的第二十位国王。他的在位时间是从公元前425年到公元前402年,历时24年。 周威烈王姬午,是周考王之子,继承了周王朝的王位。他在位期间,发生了一件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事件,即“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册封晋国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这标志着春...
公元前426年,周考王在纷扰不定的时局中终结了他的岁月,把一个满目疮痍的周王室传承给了其子姬午,后者即为后世的周威烈王。周威烈王的登基表面看似平稳无波,实则隐藏着重重隐患。那时的周王室,其势力范围仅限于成周及其邻近的一小块地方,兵力匮乏,不满万人,经济上亦是极度拮据,唯有依靠诸侯的“朝贡”才...
周威烈王,姓姬名午,周考王之子,东周第二十位国君。公元前426年,周考王去世,其子姬午继位,为周威烈王。周威烈王在位期间,因父辈的内乱,周王室的势力与领土再次削弱。与此同时,姬姓诸侯国晋国因韩赵魏三家卿大夫势力过大深陷内乱之中。当时晋国国君因摄于韩赵魏三家的势力,不仅免除他们入朝朝拜之礼,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