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创造营商的法律和其他条件,培育、引进和发展追求经济利益的市场主体,接受市场竞争;1978年后允许个体经营户存在,1992年后承认个体户、民营企业(民企)和外资企业(外企)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国有企业(国企)和集体企业进行股份和公司制改革。三是逐步形成市场体系,先是落实初等双轨制,农民、乡镇企...
从事物转型发展变化的过程来看,渐近性改革的中国,分为三个逻辑阶段:一是从计划体制发育市场,扩大供销和价格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双轨制;二是计划与市场二元并存,期间可能显现为反复和胶着螺旋式转变的过程;三是计划与市场并存的二元体制,向一元...
我国的体制转轨不是瞬时转轨,而是渐进转轨。第一阶段从计划发育出市场,叫双轨制,释放生产力。有些超过计划外生产的部分可以到市场上去卖,农民的自留地多出来的可以到市场上去卖,还有乡镇企业生产的可以到市场上去卖。但是大量国企生产的,大部分还要计划来确定,但超额计划部分可以到市场上按照市场价格销售,这是商品...
二是创造营商的法律和其他条件,培育、引进和发展追求经济利益的市场主体,接受市场竞争;1978年后允许个体经营户存在,1992年后承认个体户、民营企业(民企)和外资企业(外企)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国有企业(国企)和集体企业进行股份和公司制改革。 三是逐步形成...
例如1978年至1985年期间,中国深入推进联产承包、企业放权、价格市场双轨制改革,这段时间的GDP增速加快,此后几年相比有所放缓(如上图所示)。到了1991年至1995年,确立了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化方向改革,外商进来了,私营企业也合法了,此时经济又出现较快增长,接下来几年的经济增速相比这几年则有所放缓。到了2001年到...
在各类企业体制不断改革的过程中,计划经济管理逐步松动,供销和价格方面实行了双轨制,企业可以向计划外市场生产和销售一部分产品,直到产品产供销基本市场化,并且逐步形成了企业多收、经营者和职工也多得的利益机制。企业作为生产要素的组合者,体制的逐步理顺和经营机制的改善,提高了要素的使用效率,在投入数量不变的...
第一阶段从计划发育出市场,叫双轨制,释放生产力。有些超过计划外生产的部分可以到市场上去卖,农民的自留地多出来的可以到市场上去卖,还有乡镇企业生产的可以到市场上去卖。但是大量国企生产的,大部分还要计划来确定,但超额计划部分可以到市场上按照市场价格销售,这是商品。还有劳动力要素,原来生产队没有招工,原来大学...
这45年来,中国经济学理论和政策界的变化,经历了不同创意和理论阶段,如现代经济学,特别是市场经济学知识的翻译引进、出外学习和大学教育普及,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确定转轨方向、选择行动逻辑、谋划改革方案、进行试点推广,提出和总结双轨制、渐近改革、北京共识、所有占有使用、企业制度、所有产权与经济运行关系、政府与...
例如1978年至1985年期间,中国深入推进联产承包、企业放权、价格市场双轨制改革,这段时间的GDP增速加快,此后几年相比有所放缓(如上图所示)。到了1991年至1995年,确立了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化方向改革,外商进来了,私营企业也合法了,此时经济又出现较快增长,接下来几年的经济增速相比这几年则有所放缓。到了2001年至...
这45年来,中国经济学理论和政策界的变化,经历了不同创意和理论阶段,如现代经济学,特别是市场经济学知识的翻译引进、出外学习和大学教育普及,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确定转轨方向、选择行动逻辑、谋划改革方案、进行试点推广,提出和总结双轨制、渐近改革、北京共识、所有占有使用、企业制度、所有产权与经济运行关系、政府与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