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桢:中国陶艺泰斗、中国第一届工艺美术大师评委、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协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江西分会主席、江西雕塑协会会长、景德镇市美协名誉主席、高岭陶艺学会理事长等职。周国桢教授早期成名于动物类陶艺的创作。其中十二生肖极...
此次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一百余件作品完整体现了周国桢六十年的创作历程,以及他不断自我否定并不断创新,从而引领中国现代陶艺潮流,硕果累累、成就斐然的一生。 母子羊 1961(首倡高温颜色釉与抽象雕塑形式的结合) 雪豹1981(首倡缺陷肌理的艺术转化) 叶落归根 1982(融汇东方雕塑大写意精神) 角马1985(泥条盘筑) 骆驼...
周国祯早年在苏州美专学习,毕业于中央美院雕塑系,后专攻动物瓷雕二十余年。一九六三年,他在西郊公园深入生活,创作了一批瓷调作品在上海展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场浩劫,他被打成“反动学术技威”,他的百十余件作品也毁于一旦。粉碎“四人帮”后,他的创作精力更加旺盛。去年,他的作品参加了北京“小型雕塑展...
动物园的清晨并不平静,珍禽异兽都爱在喧嚷中迎接晨光。在熊猫馆里,景德镇陶艺美术家周国祯悄悄守在一隅,静观性格孤独的大熊猫的行动和神态,只见熊猫蹒跚地在草地上摇了几步,嗅嗅润湿的空气,在淡淡的晨光下躺了下来,摆舞着笨拙的四肢独自嬉耍,憨态中流露的天真,触动艺术家的心弦,他挥笔记录在速写本 上,后来便创作...
周国桢先生是我国动物陶艺雕塑的第一人,他创作了一个丰富多彩、栩栩如生、充满人性光辉的“动物世界”,并对中国现代陶艺语言的本土化和审美价值观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此次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一百余件作品完整体现了周国桢六十年的创作历程,以及他不断自我否定并不断创新,从而引领中国现代陶艺潮流,硕果累累、成就...
当代著名的陶艺家、教育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教授周国桢,七、八十年代设计创作的,由宜兴工艺美术陶瓷厂制作的美陶花釉一一《卧虎》雕塑。高12厘米,长27厘米,宽10厘米。作品造型生动,线条流畅,釉色莹润。虎呈卧姿左倾,微昂首向左前视,头 - 老孙怀旧于20231218
周国桢陶艺作品《高温色釉领头羊瓷塑》 我们知道,早在距今约6000—7000年的河姆渡早期文化中,陶器就以泥条盘筑的方法成形了。这种原始的成型工艺之所以在对现代陶艺的探索中被重新启用。 显然,泥条的粗细不一,成型后的肌理效果比轮盘塑形更多地投射了身体与泥土的互动关系。在当时与此后,泥条盘筑并非少数人在尝试。
如今,耄耋之年的周国桢,依然活跃在陶艺届一线,“中国当代陶艺发展的一面旗帜”、“中国现代陶艺创作的先锋”、“中国现代陶艺泰斗”、“世界级的现代陶艺家”等种种称号无一不是在阐述周国桢教授的艺术成就,他将他的作品与创作灵魂贯穿了整个中国陶艺界,更是引领我国陶艺发展成就走向了世界。
如今,耄耋之年的周国桢,依然活跃在陶艺届一线,“中国当代陶艺发展的一面旗帜”、“中国现代陶艺创作的先锋”、“中国现代陶艺泰斗”、“世界级的现代陶艺家”等种种称号无一不是在阐述周国桢教授的艺术成就,他将他的作品与创作灵魂贯穿了整个中国陶艺界,更是引领我国陶艺发展成就走向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