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被引频次 1034 成果数 80 H指数 14 G指数 32领域: 基础医学 期刊 67.5% 会议 27.5% 专著 0% 其它 5% 总计 80篇 2011年成果数8 2015年被引量174 全部年份 全部类型 全部作者 按时间降序 BNIP3L/NIX-mediated mitophagy alleviates passive stress-coping behaviors induced by tumor...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基本信息:吴鹏飞,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湖北省医学青年拔尖人才(第一层次)。 研究领域:聚焦于“应激相关精神疾病的治疗学新机制与新策略”,开展精神疾病发生机制和干预靶点研究。 学术成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在Nature Metabolism、Redo...
这其中,有知名的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100多万大学生在这里求学,相当于每10个居民中就有一个在读大学生。专家告诉我,就城市而言,这个规模和比例,都是世界第一。 作为中国大学城的友好使者,我对剑桥大学充满敬意。它的校史比很多国家的历史还长。800多年来,剑桥大学秉承“此地乃启蒙之所和智慧之源”的校训,创...
吴鹏飞 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理系副教授,研究生导师。2007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学院生物药学(国家生命科学技术基地班)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12年6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专业,获医学博士学位。获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第6完成人)、第二十一届“中国药理...
(1)1997年9月–2001年6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本科,计算机软件,学士 (2)2002年9月–2008年12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生,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 (3)2011年9月–至今,就读于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研究生,农业机械化工程,在读博士 主要职历(1)2001年7月–2014年6月,工作于华中农业大学理...
最新的一个传奇故事是:我们华中科技大学的毕业生张小龙,创造了一种叫“微信”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三年多时间已经拥有全世界近7亿注册用户。 这个软件的惊人发展,得益于一个叫做朋友圈的构思,深深打动了每一个人,朋友圈连着朋友圈,几何级数的用户增长模式,将会使我们从任何一个人出发,都能让全世界所有人一起手拉手...
赞 分享 科研之友 微信 新浪微博 Facebook 分享链接 吴鹏飞 华中科技大学, 副教授 / 科研之友号:64327573 科研之友人员唯一编号 2 项目 73 成果 1379 阅读 151 下载 1064 被引 16 H-指数 主页 成果 相关人员 更多 产品服务 科研之友 科研之友机构版 科创云 站内浏览 科研成果 科研...
吴鹏飞,男,副教授,中共党员,华中农业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教师。本科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硕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现任华中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院长助理,计算机科学系主任。长期从事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方面的研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社会服务横向课题3项、主持教学改革项...
在光刻机方面,华中科技大学的甘棕松教授,首次实现了单线9纳米线宽的超分辨光刻。在刻蚀机方面,我国科学家尹志尧的团队研发出了5纳米刻蚀机。2017年9月,华为麒麟970出笼,在同样大小的芯片上它安装了55亿颗晶体管,苹果是33亿颗,高通是31亿颗。 外国独霸高端芯片的时代其实正在改变。我们不久就可以自豪响亮地喊出:中...
但是中国从科学家到企业家多年来都在埋头苦干,致力于打破美国对高端芯片制造的垄断。在高端芯片生产的设计、光刻机、刻蚀机三个关键环节,设计方面中国已经并不落后;在光刻机方面,年轻的华中科技大学的甘棕松教授(为武汉骄傲)首次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单线9纳米线宽的超分辨光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