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雨豪 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助理教授 北京大学法学学士、经济学学士(双学位)和刑法学博士学位,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犯罪学博士学位 刑罚威慑 大家好,我是吴雨豪,我的研究领域是刑法学和犯罪学,今天我要讲的主题是刑罚威慑。 大家对刑罚威慑应该并不陌生,它指...
吴雨豪 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助理教授 很高兴能有机会能在这里与各位老师共同探讨学习。今天会议讨论的主题是死刑复核权的收归,而我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刑事实体法和刑事政策的实证研究,所以我想从我的研究领域出发谈几点看法。在刑事诉讼法领域,死刑复核权是对死刑适用的程序控制。但是如果对死刑复核权的演变做历史性的考...
基于北京地区五类案件近5万份刑事判决书,对盗窃、诈骗、抢劫、故意伤害和交通肇事案件的刑罚裁量展开实证研究后发现:“案件由谁审理”这一变量能够解释5%—11%的量刑差异;大多数法官的量刑结果在集体经验附近浮动,只有少部分法官的量刑结...
最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项目(CFPS)在2014年曾经大规模采集了各个不同地区民众对数种犯罪行为的刑罚态度,而其中就包括了民众对醉驾行为刑罚的态度。这一专业和权威数据资源将为本文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实证资料支持。 民意塑造量刑的理论模型与实证假设 在对民意塑造量刑进行实证分析之前,我们有...
吴雨豪 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助理教授 很高兴能有机会能在这里与各位老师共同探讨学习。今天会议讨论的主题是死刑复核权的收归,而我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刑事实体法和刑事政策的实证研究,所以我想从我的研究领域出发谈几点看法。在刑事诉讼法领域,死刑复核权是对死刑适用的程序控制。但是如果对死刑复核权的演变做历史性的考察...
作者| 吴雨豪(法学博士,犯罪学博士,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助理教授) 来源|《法学家》2023年第1期“视点”栏目。 因篇幅较长,已略去原文注释。 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对试点地区指定辩护率的影响 三、研究假设与...
吴雨豪 北京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犯罪学博士、北京大学法学和经济学双学士、刑法学博士,研究领域主要聚焦于用定量研究的实证方法分析刑事司法领域的决策行为,研究成果发表于《法学研究》《中外法学》《法学家》等中文核心期刊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吴雨豪,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助理教授。 当我们探讨如何治理犯罪时,永远不是“通通死刑”那么简单,我们更要关注的是法律如何得到公正、及时、确定的实施。 刑罚威慑 2022.06.19 广州 大家好,我是吴雨豪,我的研究领域是刑法学和犯罪学,今天我要讲的主题是刑罚威慑。
吴雨豪,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助理教授,研究领域包括刑法学和犯罪学等。 刘庄,香港大学法律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学士、硕士、博士,芝加哥大学博士。曾任芝加哥大学法学院客座副教授、弗吉尼亚大学法学院客座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法、中国司法制度、法律数据分析。著有《机器能取代法官吗?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法律》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