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明史》·吴贞毓传 吴贞毓,字元声,宜兴人。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服侍唐王时担任吏部文选主事。事败,拥立永明王,升任郎中。永明王驻全州时,提升他为太常少卿,仍然掌管考选官员的事务。后来提升为吏部右侍郎。又随驾到肇庆,升为户部尚书。广州、广东的首府先后丢失后,永明王迁居浔州,又迁到南宁,贞毓都跟...
吴贞毓,字元声,宜兴人。崇祯十六年进士。拥立永明王①,进郎中。初,贞毓与严起恒共阻孙可望 秦王封,可望杀起恒,贞毓以奉使获免。及还,进东阁大学士,代起恒。可望自云南迁贵阳,议移王自近,挟以作威。顺治八年,大兵南征,势日迫。马吉翔、庞天寿结可望,坚主赴黔。亡何,开国公赵印选、卫国公胡一青殿后军,...
少师、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吴贞毓 永历五年二月进,八年三月卒 任职时间:1651-1654年 任期:3年 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中进士。崇祯皇帝自缢后,南明福王在南京即位,国号弘光,贞毓任户部主事。福王死,唐王称帝,改国号为隆武。贞毓任吏部文选主事。唐王失败后,他参于拥立桂王,贞毓升太常卿。次年(...
吴贞毓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崇祯六年(1633年)举人,十六年(1643年)进士。 隆武时,任吏部文选主事,辗转至南宁。因与大学士严起恒、兵部侍郎杨鼎和坚决反对孙可望称王,可望怨恨在心。孙可望派贺九义带兵五千人,刺杀严起恒和杨鼎和、兵科给事中刘尧珍、吴霖、张载述等五人,投其尸于水,当天吴贞毓出差...
明史中的吴贞毓:历史背后的英雄与阴谋 在明末动荡时期,吴贞毓,一个来自宜兴的文官,通过复杂的朝堂斗争,成为历史的风云人物。他在崇祯十六年中进士,由人事管理起步,经历了多次政权的更替与挑战,最初效力于唐王。随着历史的演变,他的地位也不断上升,最终成为东阁大学士。
历史人物> 吴贞毓 【生卒】:?——1654 字元声,宜兴(今属江苏)人。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事唐王为吏部文选主事。事败,拥立永明王,由郎中累任户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清兵南下,王奔广南,孙可望迎王入安龙府。因守护将无人臣礼,王不堪其忧,遂与贞毓谋,遣人间道驰李定国所,定国接敕感泣,许以迎王。可望知,...
吴贞毓传文言文翻译吴贞毓,字文和,吴郡吴县人也。生于唐宪宗元和二年,卒于宋太宗至道二年。贞毓幼聪颖,好学不倦,弱冠之年,即名动乡里。其人风度翩翩,举止优雅,谈吐不凡,时人誉为“吴中佳士”。 贞毓少时,家贫力学。虽处困境,志向不衰。尝夜读于破屋之中,蚊虫绕身,亦不觉其苦。及长,遂游学四方,遍历名山...
历史知识> 吴贞毓 明末清初江苏宜兴人,字长声(一作元声)。明崇祯进士。南明隆武朝任吏部主事。旋事永历朝,官至户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党争起,为吴党首领,与金堡等相攻,并阻孙可望秦王封。永历六年(顺治九年,1652),可望迎永历帝入安隆,谋逼禅位,遂奉永历帝令密敕李定国统兵入卫。后事泄,为可望所杀。同死者...
还竖了一块大石碑,上面大书“十八先生成仁处”。封贞毓的儿子戬谷锦衣卫指挥佥事,世袭千户,后随永历帝逃至缅甸,为缅甸人所杀害。吴贞毓后迁葬川埠阳吊,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赐谥“忠节”。后人为祭祀贞毓及族叔吴炳,在宜城西庙巷建立了“二忠节祠”。
吴贞毓,字元声,一字长声。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宜城镇(今江苏宜兴宜城镇)人。永历九年(公元1655年)三月,贞毓等18人为孙可望所杀害。 2024-04赞 回复@沛然是也 表情0/300发表评论 其他用户评论 赑屃篪琥 应该拍成电视剧流芳百世。 2023-09回复4 夕兮希 这个看来永利其实应该退位,为了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