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藕汀人生的第二阶段是新中国之初至“文革”结束,这是他人生的“炼狱”时期。1951年,因学生时期有过“革命”活动经历,吴藕汀由嘉兴图书馆选派往湖州南浔整理嘉业堂藏书,本来说定四个月,不料一去就是半个世纪。嘉业堂藏书楼后划归浙江省图书馆,吴藕汀成了浙江省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他与同事丁慰长成为知己,无...
少年时期,吴藕汀进入嘉兴省立二中。时间不长,却因为发表过激的时事言论而退学。此后,吴藕汀不再求学,却在社会上,再次深入地锤炼了自己的绘画造诣。引他入门的,是当地名门郭氏画家。宋人词意山水 古人诗意山水册之三 栀子花 锦绣山河 简笔四季山水之一 重阳登高图 王者香 写意榴花 黄花沽酒 荷亭瀹茗 重九贯桥图...
澎湃新闻获悉,以发掘呈现近现代隐逸型文人画家而知名的义乌春及草庐美术馆经过近一年的筹备,于昨天推出特展“画亦词——吴藕汀作品展”,这也是吴藕汀先生(1913-2005)目前规模最大的作品展览,并将持续至5月27日。《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特刊发与吴藕汀先生交往颇多的嘉兴文史学者范笑我文章《画士吴藕汀》,以飨...
吴藕汀(1913-2005)号药窗、小钝、信天翁等,生于浙江省嘉兴市。画家、诗人。《药窗杂谈》为吴藕汀先生致沈侗廔先生书信的结集。信中虽为片言只语,但对当今中国画坛无疑是一剂热昏中之“清凉散”。下文节选了吴藕汀先生的部分信件内容:徐悲鸿《愚公移山》“你说‘画现代人物,除非素描根底较好的不行’,我看...
踏雪寻梅——吴藕汀写意国画作品(图)大雪封山,天地苍茫。万籁俱静之时,孤身一人,头戴斗笠,毅然决然,踏雪寻梅。只是,寻梅只不过是外出的托词,更重要的是人在寻找内心的安宁与宁静。孤舟独钓,也与踏雪寻梅有异曲同工之处,独钓有时钓的也不一定是鱼,而是一种宁静、放达的心情。吴藕汀写意国画作品并没有...
吴藕汀先生的存在无疑是黄宾虹之后又一个值得研究的个案。从他的作品里,我们看到传统山水画朝着当下发展的新的轨迹,我们不能认为吴藕汀先生是一位“传统山水画家”,同样,也不可以以当下人们对待山水画的认知或所追求的创新的模式来分析吴藕汀...
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一年春耕自此开始。春耕: 春季播种之前,翻松土地。赏析 这是现代诗人吴藕汀的一首惊蛰诗。摘下杏花,村酒自酿,寄往千里之外的亲朋好友;丰硕佳果,摆满桌前,莫要只关心功名利禄。这是写“惊蛰之习俗”。酿桂花酒,饮桂花酒,给远方思念的亲朋捎去家中的消息...
📜吴藕汀(1913-2005),浙江嘉兴人,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诗人。他号药窗、小钝、信天翁等,幼年便受到金蓉镜等前辈的影响,对昆曲及书画产生了浓厚兴趣。🎨吴藕汀在弱冠前拜名画家郭似勋为师,虽然老师仅教他文学,不让他进入画室临摹,但这种独特的教学方式反而有助于他自由发挥,形成独特的画风。📚...
对于画家吴藕汀针对徐悲鸿及其艺术理念的批评,我们首先需要理解其背后的文化立场和艺术观念。吴藕汀的担忧,无疑源于对中国画传统纯粹性的坚守,以及对西洋画技法“硬搬”到中国画中的警惕。然而,当我们深入探讨这一话题时,会发现艺术的交融与创新,往往并非简单的“非此即彼”的选择。徐悲鸿作为中国现代美术的先驱,...
吴藕汀(1913-2005),画家,诗人,生于浙江省嘉兴市。幼年便受金蓉镜等前辈影响,酷嗜昆曲及书画。他的画,无论是山水花卉,一气直写,笔运中锋,力避做作,用民间绘画与文人作家的精炼笔墨相结合,维系了传统中国画的嫡传,又创造了现代人类对山川事物的新认识、新感受,为二十一世纪中国画的发展作了先锋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