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汤是一种中医经典方剂,出自伤寒论,由吴茱萸、生姜、人参、大枣等中药组成。吴茱萸汤的主要功效和作用包括温中补虚、降逆止呕、治疗消化道疾病、镇痛作用、调节心血管功能等。 1、温中补虚:吴茱萸汤能够温中补虚,对于脾胃虚寒、肝阳亏虚等症状有较好的调理作用。 2、降逆止呕:吴茱萸汤具有降逆止呕的功效,...
吴茱萸汤中的吴茱萸和生姜都具有降逆止呕的功效。吴茱萸可以和胃降逆,生姜则能温胃散寒,两者相辅相成,对于因胃气上逆、脾胃虚寒等引起的呕吐、干呕、吐酸水等症状有显著缓解作用。 3.温经散寒 吴茱萸性热,归肝、肾、胃经,具有温经散寒的功效。它能够驱散体内的寒邪,缓解因外感风寒或体内阳气不足引起的畏寒肢...
【方剂名】:吴茱萸汤 【方剂组成】:吴茱萸9克、党参9克、生姜18克、大枣4枚。 【方剂方解】:温中补虚,降逆止呕:用于脾胃虚寒或肝经寒气上逆,而见吞酸嘈杂,或头顶痛、干呕吐涎沫,舌淡苔白滑,脉沉迟者。 【方剂用法用量】:吴茱萸 9g,生姜18g,人参9g,大枣十二枚。上四味,以水1升,煮取400毫升,去滓,温...
吴茱萸汤是经典的止痛止呕方,传统的温胃方,具有止吐利、治吐涎、止头痛、除烦满等功效。吴茱萸汤证多见于以头痛、干呕、吐涎沫为特征的疾病,烦躁欲死与手足逆冷为其适用人群的特征。 一、经典配方 吴茱萸一升(洗),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擘)。上四味,以...
吴茱萸汤 吴茱萸一升,洗;生姜六两;人参三两;大枣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人参秉中和正气,大枣具土德之全,两者温阳而化湿;吴茱萸是一味蛮特别的药,其性温辛大热,却具有善降之能。如此温热善降的特点,恰恰正中阳衰呕逆的胃口,...
《伤寒论》第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注解:干呕或吐涎沫而头痛者,为寒饮冲逆的征候,吴茱萸汤主之。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第8条:呕而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 注解:寒饮自里以上迫,故呕而胸满,吴茱萸汤主之。 按:本方主治寒饮冲逆,若上之食谷欲呕者;呕吐、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
吴茱萸汤源自《伤寒论》,为临床常用经方,药简力专,若方证相应,效如桴鼓。 参考处方: 吴茱萸10~15克,生姜15~30克,党参15克,大枣20克。 以水600毫升,煮沸后调文火煮取200毫升,分2~3次温服。 经方方证:…
吴茱萸汤 【组成】吴茱萸9克、人参9克、生姜18克、大枣4枚。 【用法】上四味,以水1升,煮取4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日服三次。 【功用】温中补虚,降逆止呕:用于脾胃虚寒或肝经寒气上逆,而见吞酸嘈杂,或头顶痛、干呕吐涎沫,舌淡苔白滑,脉沉迟者。
吴茱萸汤方出自《伤寒论》,它一共有四味药:吴茱萸六克、人参六克、生姜九克、大枣三枚;用水将这四味药煎开服用,连服一周,注意煎的时候大枣要掰开。方中的吴茱萸长得类似花椒,有一股麻辣味,它是温里药,有散寒止痛、助阳止泻、降逆止呕的功效,能温胃,祛除胃寒。生姜味辛,性微温,在方中是辅佐吴茱萸...
【方歌】吴茱萸汤人参枣,重用生姜温胃好,阳明寒呕少阴利,厥阴头痛皆能保。 主治与功用 【主治】虚寒呕吐。食谷欲呕,畏寒喜热,或胃脘痛,吞酸嘈杂;或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或少阴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 【功用】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方解 君药:吴茱萸降逆止呕;中温脾胃,开郁化滞;下暖肝肾。与生姜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