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吴王夫差剑在内,10年前古越阁共有58件青铜兵器入藏苏博,其中27件为有偿征集,在苏州市政府的支持下,苏博共出资4250万元;另有31件为古越阁主人王振华、王淑华夫妇慷慨捐赠。这批兵器包括剑、戈、矛、钺、弩弓等各个门类,除吴王夫差剑外,珍贵文物还包括越王者旨于赐剑和越王州句剑,者旨于赐是越王勾践的...
春秋二王剑出土于湖北省的襄阳、江陵。在襄阳出土的一把,因长年埋藏在阴暗潮湿的古墓里,已严重锈蚀;但美丽的图案花纹还依稀可辨,它是吴王夫差剑。另一把在江陵出土的依然锋利异常是越主勾践剑,光泽夺目。春秋 在湖北省的襄阳、江陵曾先后出土过两把古代的宝剑。襄阳出土的一把,因长年埋藏在阴暗潮湿的古墓里...
吴王夫差剑的用途有多种,群雄并起的时代,宝剑不仅是防身武器,还是一种礼器,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各诸侯国国君都非常重视佩剑,士也有佩剑的风习。作为国君,夫差随身佩剑,以示尊贵、礼仪和威严,再就是赏赐贵族和亲近的下属,剑作为赐物是常见的,目的是鼓励将士勇于作战杀敌,大多数吴王夫差剑均属此类。剑的另一个用途就...
吴王夫差剑为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前495-前473在位)时期所铸造的系列青铜剑,其剑身有戳进铭文[吴王夫差,自作用剑]字样而得名。该吴王夫差剑通长58.3厘米,剑宽5厘米,格宽5.5厘米,茎长为9.4厘米。 吴王夫差剑 据统计,截至2014年上半年吴王夫差剑存世量共有9柄。1976年河南辉县出土的剑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山...
在苏州博物馆馆吴王夫差剑的旁边,则是另一珍贵藏品——洛阳博物馆馆藏吴王夫差剑。这柄吴王夫差剑与1991年洛阳东周王城战国墓出土,其年代为春秋晚期,通长48.8厘米、身宽4.2厘米。剑身有铭文两行,因锈蚀,仅见七字“敔王夫差其元用”。剑锋和刃部皆锋利,手柄处较宽便于抓握,利于攻击时劈刺,能在实战中...
剑身近格处铸有铭文两行十字:“攻敔(吴)王夫差 自乍(作)其元用”。吴王夫差剑不仅是苏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一把剑,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这把剑的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春秋时期的工艺之美和吴王夫差的霸气。每一次的触摸和欣赏,都能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沉淀。
吴王夫差剑 (1976年河南辉县出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这柄吴王夫差青铜剑目前收藏于国家博物馆中,出土于河南辉县,全长59.1厘米,剑身宽5厘米,柄上有箍两道,隔手上有兽面花纹,镶嵌松绿石,剑身满布花纹,有阴刻篆字铭文十字:“攻吾王夫差自作其元用”,锋锷仍非常锋利。
吴王夫差剑,春秋时期的珍贵文物,现藏于苏州博物馆。这把剑以其独特的斜宽从厚格设计而闻名,剑脊从中部延伸至剑锋,两侧为斜弧面,使得剑身宽大且刃锋极为锋利。剑锋附近的设计明显收敛,双刃呈优美的弧形,剑锷线条流畅。剑格采用倒凹字形设计,镶嵌有兽面纹和绿松石,增添了其独特的艺术美感。剑柄...
“吴王夫差”青铜剑(英文名:“King Fuchai of Wu” Bronze Sword),是春秋末年吴国以其国王夫差的名义铸制的铜剑,剑身铸有“攻吴王夫差自作其元用”字样,已知的分别出土于河南洛阳、河南辉县、安徽寿县、安徽庐江县、山东平度县、湖北襄阳、天津、山东邹城、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等,被收藏于洛阳博物馆、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