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焕先,1907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安县紫云区四角曹门村(今河南省新县箭厂河乡竹林村)。1927年11月,吴焕先率紫云区农民武装参加黄麻起义。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开苏区后,吴焕先任鄂东北游击总司令部总司令,参与领导重建第25军,任军长。1935年7月,吴焕先率部西进,接应...
1923年,吴焕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北省麻城蚕业学校(当时传播马列主义最活跃的地点之一),在这里,吴焕先初步接受了马列主义教育,积极参加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游行示威、街头宣传和张贴革命标语等活动,并在共产党员戴季伦的帮助下,进一步坚定了马克思...
吴主任二三事1935年吴焕先将军牺牲,韩先楚上将为何感叹:“若政委活到今天,更了不得。”1931年11月,鄂豫皖苏区展开了第三次反“围剿”,敌人来势凶猛,部队行军十分频繁。那个时候,吴焕先将军担任总政治部主任,工作繁忙,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能抽出时间关心干部和群众。一天行军,他骑着马走了一段路,看见旁...
当得知吴焕先将军牺牲的消息,大家都沉浸在深深的哀痛中。但当首长问及是否需要他们回来时,他们坚定地表示:“感谢首长关心,我们回去安顿下家人,需要我们时,我们一定回来。”这一幕让很多同志受到了启示,认识到人民军队的本质是爱人民,必须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虽然吴焕先将军英年早逝,但他在有限的生命中,...
韩先楚时常提及的人中,吴焕先占据重要位置。在他看来,个人的成就与吴焕先的指引息息相关。每当谈到吴焕先,他总是不吝赞美:吴焕先对他的影响深远,韩先楚认为,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吴焕先的悉心教导。他对吴焕先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总是满怀感激地回忆起那段受教的时光。何谓军事与政治才能兼备?他...
吴焕先(1907年7月28日-1935年8月21日),河南省信阳市新县人,是中国工农红军的杰出指挥员,也是鄂豫陕苏区的创建人。1925年,吴焕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回到家乡组织农民协会,建立农民武装。为了革命,吴焕先一家六口惨遭国民党地方民团杀害。1927年,吴焕先带领农民群众向土豪劣绅发起“年关借粮”斗争。同年3月,他领导...
吴焕先生于1907年,是湖北黄安人。他的家庭比较富裕,拥有14亩水田,8亩旱地,两头耕牛,以及七八间瓦房和一所店铺。尽管他自称是“地主”,但他的生活其实很富足。吴焕先的父亲娶了两位妻子,他有两个母亲和五个兄弟。吴焕先排行第三,但在兄弟们之间,他排行第七,所以人们称他为“七相公”。01 在少年时期,他...
吴焕先 跟“七相公”闹革命 吴焕先,是第一个把革命思想带进黄安的,也是第一个在家中挂上了马克思画像的人。1907年,出生在在富户人家,祖辈积攒下来的水田旱地,耕牛马车,几间房产加上杂货店,使得吴焕先从出生起,就拿到了富家少爷的角色。父亲娶了两个妻子,所以吴焕先有两个母亲,至于兄弟姐妹,他已经排到...
韩先楚经常提起吴焕先,他觉得自己的成就离不开吴焕先的指导。每当说起吴焕先,他总是不吝赞美。不只是韩先楚,吴焕先当年战场牺牲,红25军的每个人都难过流泪。甚至到了建国后,那些老战士们提起吴焕先,依旧会感到悲伤。一 之前我们聊到红四方面军,就提到过徐帅对它发展壮大的关键作用。不少来自红四方面军的将领,他们...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离开鄂豫皖根据地,吴焕先则继续留在根据地,领导了鄂东北游击部队的军事斗争。11月,吴焕先重建了红25军,利用短短几天时间,就把军部、两个师以及两个特务营组织起来,红25军也扩大到7000人规模。红25军成立后,吴焕先担任了第一任军长,他继续坚守根据地,与国民党反动派斗智斗勇。193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