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候,獭祭鱼。獭,一名水狗贼,鱼者也;祭鱼,取鱼以祭天也。所谓豺獭知报本。岁始而鱼上游,则獭初取以祭。徐氏曰,獭祭,圆铺圆者,水象也,豺祭,方铺方者,金象也。 二候,候鴈北。【《月令》《汉书》作鸿雁北】 鴈,知时之鸟,热归塞北,寒来江南,沙漠乃其居也。孟春阳气既达,候鴈自彭蠡而北矣。 三...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吴澄 著 更新时间:2016-02-29 16:19:18 最新章节: 【正版无广】第26章 附录 公版免费书 经史子集 一卷,旧题元吴澄著。其书以三百六十天,五天为一候,共七十二候,又以七十二候分属二十四气,各加训释。吴澄作《礼记纂言》,曾引唐《月令》,分著五日一候之义,但并未闻其著有此书。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作者吴澄是元代文人。南宋灭亡后,他隐居家乡江西抚州,潜心著述,人称“草庐先生”。他的老师是理学家程若庸,程若庸的老师是双峰先生饶鲁,饶鲁是朱熹的再传弟子。吴澄受程若庸“和会朱陆”思想的影响,形成了自己以折中朱陆为特色的“草庐学说”。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简洁明了地界定了“二十...
元代文人吴澄编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1)有甲、乙两队鸿雁排成一字的队列大举南迁,两队鸿雁共42只。如果乙队飞出的鸿雁到甲队,那么两队鸿雁的只数比为4:3 。甲、乙两队原来各有多少只鸿雁?(2)深秋天寒,住在海边的晚晚打算去海边捡蛤蜊...
吴澄在书中对节气的阐释,正是这种自然哲学的具体体现,他让我们看到,人与自然之间并非简单的对立关系,而是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统一体。——农耕文明的智慧:作为一部指导农业生产的书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充分展示了古代农耕文明的智慧。古人根据节气的变化,合理安排农事活动,如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这种顺应...
最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分享到: 立即阅读 章节目录 听书 一卷,旧题元吴澄著。其书以三百六十天,五天为一候,共七十二候,又以七十二候分属二十四气,各加训释。吴澄作《礼记纂言》,曾引唐《月令》,分著五日一候之义,但并未闻其著有此书。书中说多矛盾肤浅,故清儒多以为此书为好事者托名吴澄。
中国元代文人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将寒露分为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意义是:寒露节气时,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飞往温暖的地方越冬;深秋天寒,雀鸟都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吴澄著 元朝自然科学 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夏、秋、冬同。 作品目录(25章)书签参与讨论 手机阅读 第一章 序第二章 ○立春 第三章 ○雨水第四章 ○惊蛰 第五章 ○春分第六章 ○清明...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 元崇仁吴澄伯清著 ○谷雨【去声】,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故《说文》云雨本去声,今风雨之雨在上声,雨下之雨在去声也。萍始生。萍,水草也,与水相平,故曰萍。漂流随风,故又曰漂。《历解》曰: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元-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元-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元-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元)吴澄着●目录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