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 年,成都中医学院成立,吴棹仙调任针灸教研组主任。他设计的 “子午流注环周图” 教学模型,用机械转盘演示气血运行规律,让晦涩的中医理论变得直观易懂。这套教具后来被全国 20 多所中医院校仿制,成为中医教育的标志性符号。而《吴棹仙子午流注说难》一书,则凝结了他毕生对针灸理论的研究,以通俗语言阐释...
吴棹仙是四川名医之一,中国近现代著名的中医医经学家、中医教育家,中医临床家,中医经方家,针灸学家。吴棹仙医术高超,特别是在针灸方面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很多疑难杂症往往可以做到“针到病除”,在全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并且得到过毛、周等领导人的接见。吴棹仙出生于一个耕读世家。其父吴俊生为当地名医...
1956年,吴棹仙又在新开办的成都中医学院担当了教研组教师和针灸教研组的主任之职,他为学院编写了《医经生理学》、《医经病理学》讲义,他所撰写的《灵枢经浅注》和《子午流注说难》经出版后,深受好评。比如《吴棹仙医经精义》一书剖析致病因素与疾病机制并列举《内经》方剂。其学术价值体现在传承经典、理论...
吴棹仙头脑精明、医术精湛,既能谨遵“治病求本,辨证求因”的行医原则,又能根据具体情况随机应变,用针,用药,或针药并用,还能“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因吴棹仙医术高超,双桂堂药店在当地声名鹊起。后来,吴棹仙得到针灸专家许...
吴棹仙以习得的针灸治病救人,运用“子午流注”之“烧山火”“透天凉”等针技救人无数。新中国成立后,吴棹仙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民医学家、中医学理论家、中医教育家。他出任过重庆市第一、第二中医院院长,又从重庆市第一中医院院长任上借调到成都中医学院,任医经教研室兼针灸教研室主任。1962年,受卫生部特邀,...
吴棹仙小传 吴棹仙(1892-1976),名显宗,四川巴县人。幼承庭训,攻四书五经兼习医学。青少年时代曾先后就读于重庆巴县医学堂、重庆官立医学校,重庆医学研究会公立医校、重庆存仁医学校,精研医学经典,深得内江名医王恭甫器重。后从针灸大师许直乃(立衣旁)游,得子午、灵...
吴棹仙(1892~1976),男,汉族,四川巴县人。1915年毕业于重庆存仁医学校,解放前创办了“巴县国医学校”、“重庆中医院”等。1956年调成都中医学院,曾任医经、针灸教研室主任,省政协委员及人大代表等职。1955年以“特邀代表”参加全国政协会议,向毛主席献《子午流注环周图》。著有《子午流注说...
此水一出胃中津液不存不敢用半夏以燥其胃二者病家将绝之气仅存一系不敢用代赭石坠之恐其立断必先用理中分理阴阳等其气容易降下然后旋覆赭石建其功 吴棹仙,四川名医也,经方大家,开方必伤寒... 吴棹仙,四川名医也,经方大家,开方必伤寒、金匮,疗效很高。 一日,一病人来,曰:我打嗝十余年,找过许多医生,...
中医超话 吴棹仙老先生以针灸闻名,曾给毛主席进献《子午流注环周图》(成都中医药大学温江校区即有雕塑纪念),但他也熟读经典,善长方药,《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讲稿》在经方学派一章中即有单独介绍。可惜老一辈可能诊务繁忙,加上教学工作,无暇注述,所以留存著作不多。按照这个序言里边说的,吴老除了著成《医经生理学...
作者 吴棹仙 查看作品 出版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10月 查看作品 分类 图书>医学>中医>中医临床 送至:北京>北京市>东城区支持7日无理由退货 商家发货&售后 正品保障 支持礼品卡 推荐商家数量: - + 图文详情 短评(30)100%好评 匿***(匿名) 10分 正版书籍,值得收藏。 回复 赞 查看更多短评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