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热心提携后进,王一亭、潘天寿、陈半丁、赵云壑、王个簃、沙孟海等均得其指授。 吴昌硕的楷书,始学颜鲁公,隶习汉代石刻,篆学石鼓文。行书学黄庭坚、王铎。吴昌硕书法作品,以篆书、行草为主,晚年所书隶书,结体变长,取纵势,用笔雄浑、饱满,具有篆书痕迹,将篆、隶溶为...
吴昌硕的楷书,始学颜鲁公,隶习汉代石刻,篆学石鼓文。行书学黄庭坚、王铎。吴昌硕书法作品,以篆书、行草为主,晚年所书隶书,结体变长,取纵势,用笔雄浑、饱满,具有篆书痕迹,将篆、隶溶为一体,形成独特面貌。吴昌硕的隶书遍临《汉祀三公山碑》《张迁碑》《嵩山石刻》《石门颂》等汉碑。中年以后,博览众多金...
如1909年,吴昌硕为殿臣仁兄属集石鼓十四字《“白兔黄马”七言联》,作品气势雄浑而韵味醇厚,庄重大气而又不呆板,仔细研习不难看出,书家是以苍劲雄浑的石鼓之气统领整幅作品的气韵,又巧妙地揉入了小篆的劲挺秀雅之意,揭开了篆书书写的新篇章。
在吴昌硕的书法创作中,以篆书、行草为主,此幅作品创作于1914年为缶老晚年书法精品,点划圆熟精悍,刚柔并济,以篆籀入笔,苍劲雄浑,不拘一格。 吴昌硕的篆书,甚得益于《石鼓文》的反复研习。其在六十五岁时自记:“余学篆好临《石鼓》,数十载从事于此,一日有一日之境界。”中晚年后,吴昌硕临写《石鼓》渐渐“离...
吴昌硕 (1844—1927)吴昌硕 “清末海派四大家”之一 集“诗、书、画、印”为一身 融金石书画为一炉 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在绘画、书法、篆刻上 都是旗帜性人物 在诗文、金石等方面 均有很高的造诣 吴昌硕篆书对联80副 注:本文所载作品皆根据 嘉德、雅昌等拍卖网站进行整理 推荐...
吴昌硕(1844-1927)篆书“宝宋室” 镜心 水墨纸本 1924年作 34×115 cm. 估价:RMB 1,500,000-2,600,000 出版: 1.《吴昌硕书画选》,第58图,倦勤斋艺术有限公司,2000年。 2.《吴昌硕匾额书法集》,第144页,西泠印社出版社,2014年。 3.《吴昌硕全集:书法卷3》,第79页,邹涛主编,上海书画出版社,2017年。
吴昌硕《行草手稿》 湖州博物馆藏 吴氏晚年作品朴茂雄强,篆书尤为人称道,算是“一绝”。 吴昌硕《篆书鸣禽朝花八言联》 吴昌硕先生晚年所作书,毫无衰老之迹象,而是更加雄浑苍劲,自由自在,进入化境。在这些作品中,我们似乎深刻地领悟到了吴昌硕先生深厚、博大的文学素养,书法底蕴,在他的书法作品中,如同长江之水滚滚而...
吴昌硕临《石鼓文》 吴昌硕篆书作品一览 吴昌硕书法综述——篆书 吴昌硕(1844.8.1 —1927.11.29),清末著名书画家,篆刻家。原名俊卿,字昌硕,别号苦铁,浙江安吉人。少年时他因受其父熏陶,即喜作书,印刻。他的楷书,始学颜鲁公,继学钟元常;隶书学汉石刻;篆学石鼓文,用笔...
此作正写于徐用仪任大理寺卿之时,亦可为吴昌硕交游谱系之一考。而作为“石鼓篆书第一人”的吴昌硕,在彼时这套壮观的四条屏中,尚落“俊卿”款,而其于书道却老辣已成,广参博引,熔碑、帖于一炉,雄强之气直追三代、秦汉。 吴昌硕此类篆书界格四屏作品少见,盖不轻易书之,可见于西泠印社藏1889年作〈赠子谔临...
吴昌硕写石鼓文,打破了“二李”模式,在继承邓篆的基础上,又创新的采用了侧势结字,形成了雄浑厚重、苍茫古朴、遒劲有力的的书法风格,这不仅对他的篆刻也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吴昌硕:42年坚持不怠炼成“石鼓篆书第一人”接下来我们就以28幅作品来看吴昌硕#吴昌硕#如何用42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