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从20世纪20年代围绕国家主义概念的争论入手,在细致分析吴文藻关于民族和国家问题研究的文本的基础上,指出吴文藻主张将民族和国家都看作现代性的文明事业。他反对将种族和血统看作民族的基础,也反对通过政治来界定民族,更不接受将国家看作单纯基于暴力的主权单位,而是认为在知识分子集团的努力之下,一种以国际主义...
我的研究能够说明对于我们分析近现代中国社会中民众被国家纳入公民意识培养计划的过程国族主义和民族一国家的概念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因为在近百年来的中国文化实践中国家建设者的策略一直围绕着民族一国家一体文创造而展开而这种权力和文化的延伸对于人类学田野工作地点也确实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民族与国家——从吴文藻的...
汉族,中国。吴文藻(1901年12月20日-1985年9月24日),江苏江阴人,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吴文藻先生是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学本土化、中国化的最早提倡者和积极实践者。
吴文藻对“民族”“国家”概念进行了如下总结: 民族者,乃一人群也;此人群发明公用之语言文字,或操最详尽 之方言,怀抱共同之历史传统,组成一特殊之文明社会,或自以为组 成一传统之文明社会,而无需乎政治上之一统一;当民族之形成也, 宗教与政治,或曾各自发生其相当之条件的效力,第其续续之影响, ...
读吴文藻《民族与国家》后感 以中国为主的文字里,吴文藻的《民族与国家》绝对算得上一部佳作。封面的巨大黄色国旗洋溢着激情,犹如一面曾见过的老师临别话,激发着我们对民族事业的大爱。 这本书,将中华民族视为一体,从大量具体事例中尽可能客观地勾勒出中华民族的历史格局,不断提出充满时代性和民族性的问题;将民族...
内容提示: 127时代报告2012年9月下《民族与国家》一文是我国近现代社会学、民族学和文化人类学奠基人之一的吴文藻先生,于1926年4月在《留美学生季报》上发表的一篇学术论文。文章发表的年代正是国内北伐战争胜利之时,面对外侵内扰的时代背景,作为正在海外接受着西方高等教育的青年吴文藻也在尝试思索,究竟应该借鉴西方...
中国近现代社会学、民族学和文化人类学奠基人之一的吴文藻先生,于1926年发表的《民族与国家》一文,对于我国现代民族与国家关系的讨论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从上世纪初学界各种观点入手,尝试对当今民族与国家关系的发展进行一些理论性的反思. 著录项 来源 《时代报告(下半月)》 |2012年第9期|127-128|共2页 作...
摘要:文章从20世纪20年代围绕国家主义概念的争论入手,在细致分析吴文藻关于民族和国家问题研究的文本的基础上,指出吴文藻主张将民族和国家都看作现代性的文明事业。他反对将种族和血统看作民族的基础,也反对通过政治来界定民族,更不接受将国家看作单纯基于暴力的主权单位,而是认为在知识分子集团的努力之下,一种以国际主义...
同时,福斯特指出,人类学从对文化观的关注,转向对“民族—国家”必经的文化发展过程的关注,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他说: 人类学者认识到,国族文化的建立是“新生国家”追求“现代化”的一部分,是旧殖民地国家为争得自身民族所需要(从形象外表到经济基础)的形式而做出的巨大努力。最近几年,人类学者开始把当代旧殖民地...
本文从上世纪初学界各种观点入手,尝试对当今民族与国家关系的发展进行一些理论性的反思 关键词:民族;国家;民族国家;民族识别 《民族与国家》~文是我国近现代社会学、民族学和文化人类学 奠基人之一的吴文藻先生,于1926年4月在《留美学生季报》上发表的 一 篇学术论文。文章发表的年代正是国内北伐战争胜利之时,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