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墨画中的兰竹,其实也属于这类似投影的半抽象的形式美范畴。书法,依凭的是线组织的结构美,它往往背离象形文字的远祖,成为作者抒写情怀的手段,可说是抽象美的大本营。云南大理石,画面巧夺天工(本是天工),被装饰在人民大会堂里,被嵌在桌面上,被镶在红木镜框里悬挂于高级客厅;桂林、宜兴等地岩洞里钟乳石的彩色照片...
作为美术教育家,吴冠中注重学生艺术个性的培育。作为善思考的艺术家,他又勤于著述,立论独特,而且文字生动流畅。其中关于抽象美、形式美、形式决定内容、生活与艺术要如风筝不断线等观点,曾引起美术界的争论,《桥之美》所介绍的不是具体的哪一座桥,而是集各种桥的美于一身。在画家的眼里,桥的魅力在哪里?凡是起到构成...
“风筝不断线”是吴冠中上世纪80年代前后提出的艺术理念,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看上去,这是关于“形式美”与“抽象美”之间内在联系的一种阐述,实则它强调的是:艺术创作再怎么创新,再怎么放飞自我,都不能远离现实生活。在吴冠中看来,抽象绘画就像放风筝,风筝是作品,是“从生活中来的素材和感受,被作...
1826 吴冠中:美丑缘 by:止水一蛙 5807 审美力—吴冠中 by:哈哈我叫小A 7035 我负丹青——吴冠中 by:会画画的小可爱 221 傲骨丹青——吴冠中传 by:江苏人民出版社电子书 1252 吴冠中速写水彩范本 by:程万波 2.9万 我读石涛画语录——吴冠中 by:程万波 1.5万 我负丹青—吴冠中自传(节选) by:一粒微光 2.3万 ...
吴冠中之关于抽象美(上) 45 2024-03 3 陆俨少之山水画论初讨之六余论 26 2024-03 4 陆俨少之山水画论初讨之五论创新 36 2024-03 5 陆俨少之山水画论初讨之四论章法 36 2024-03 6 陆俨少之山水画论初讨之三论笔墨 40 2024-03 7 陆俨少之山水画论初讨之二论气韵 ...
抽象(法文 abstrait或nonfiguratiove),那是无形象的,虽有形、光、色、线等形式组合,却不表现某一具体的客观实物形象。 著录项 来源 《美术》 |1980年第10期|P.37-39|共3页 作者 吴冠中; 作者单位 原文格式 PDF 正文语种 chi 中图分类 G6; 关键词 抽象美; 形式组合; 半抽象; 康定斯基; ...
(这幅作品曾一度遭到人们的质疑,并且认为他的画很抽象,只有真正见过残荷后,才知道吴冠中的残荷不是抽象,而是写实。点、线、面的组合方式给人一种紊乱的数学美。大小叶块的交错,曲线直线穿插之繁杂的残荷,推翻了关于荷千篇一律的美学,荷花开闭,秋风乍起,折断的枯枝丝丝垂下,取个风摆动,在婉转曲折间,寥寥几笔勾勒...
“ 风筝不断线 ” 是吴冠中上世纪 80 年代前后提出的艺术理念,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看上 去,这是关于 “ 形式美 ”与“ 抽象美 ” 之间内在联系的一种阐述,实则它强调的是:艺术创作再怎么创新,再怎么 放飞自我,都不能远离现实生活。在吴冠中看来,抽象绘画就像放风筝,风筝是作品,是“ 从生活...
“风筝不断线”是吴冠中上世纪80年代前后提出的艺术理念,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看上去,这是关于“形式美”与“抽象美”之间内在联系的一种阐述,实则它强调的是:艺术创作再怎么创新,再怎么放飞自我,都不能远离现实生活。在吴冠中看来,抽象绘画就像放风筝,风筝是作品,是“从生活中来的素材和感受,被作...
“风筝不断线”是吴冠中上世纪80年代前后提出的艺术理念,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看上去,这是关于“形式美”与“抽象美”之间内在联系的一种阐述,实则它强调的是:艺术创作再怎么创新,再怎么放飞自我,都不能远离现实生活。在吴冠中看来,抽象绘画就像放风筝,风筝是作品,是“从生活中来的素材和感受,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