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亚苏在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即投身于反帝国主义的斗争,揭露基督教侵略中国的罪行。他在上海邮务海关学校学习,后调往武汉从事党的工作。1927年,妻子张红凤牺牲,他将刚出生的孩子托付给保姆,继续革命。在组织农民暴动的行动中,他提出声东击西的策略,成功引敌至东乡,为西乡农民暴动创造条件。暴动成功后...
【百年风华 如皋印迹 | 吴亚苏:拍下遗照上战场】吴亚苏是南通最早的中共党员吴亚鲁的弟弟。受哥哥影响,吴亚苏于1925年入党,和妻子张红凤在武汉一起从事党的工作。张红凤牺牲后,吴亚苏强忍悲痛,将刚出生的儿子托付别人,又义无反顾地踏上新的革命征途。 L中共如皋市委新闻网的微博视频 ...
党史纪实文学《血沃春泥》摘登 吴亚苏:拍下遗照上战场(上)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吴亚苏 高等小学 如皋县 国民学校 纪实文学 春泥 马塘 清举 镇涛 徐芳德 摘要: 【正】吴亚苏又名吴印,字仰之,化名剑波,1907年出生于如皋县潮桥镇(今属如东县)。吴亚苏从小就受到父亲吴璜...
1928年初,中共江苏省委决定在如泰地区组织农民暴动,吴亚苏回如皋协助县委从事暴动准备工作。4月初,省委农委书记王若飞偕同省特派员张安志来如皋检查、落实暴动具体部署,秘密召集城乡骨干会议。会上,吴亚苏提出声东击西的策略,行动前先在如皋东乡造声势,把敌人的兵力引到东乡去,然后在如皋西乡举行农民暴动。4月13日县暴...
1929年——1933年,短短4年时间,连续七任中共如皋县委书记,前仆后继,壮烈牺牲。他们牺牲时年龄最大的28岁,最小的才22岁,七人中三位尚未结婚,一人牺牲后4个月,女儿才出生……如此艰苦卓绝,如此英勇悲壮,真可谓百年中共党史所罕见! 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让这七位中共最早期的县委书记,在他们黄金般的青春年华,壮怀...
党史纪实文学《血沃春泥》摘登 吴亚苏:拍下遗照上战场(下)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吴亚苏 如皋 纪实文学 上战场 中共江苏省委 春泥 组织报告 县委书记 苏德馨 红军游击队 摘要: 【正】(上接第11期43页)面对西乡残酷的现实,吴亚苏首先把党的骨干组织了起来。他经常化装成卖...
“谢谢,谢谢,幸亏您的热心相助,让我母亲及时送往医院救治。”2024年2月5日,舟山移动定海分公司员工丁旗辉收到一面来自吴亚苏家人的锦旗,感谢他的热心相助。锦旗上“相携扶老,情深意重;善意之举,温暖人心”几个大字熠熠生辉。 2月2日中午,刚走出公司大门的丁旗辉看到坐着轮椅由家人推行着经过公司门前小弄的吴亚苏...
吴亚苏(1907年-1929年8月3日),江苏如皋东乡(今如东县)潮桥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中共南通特委委员、农委书记、如皋县委书记等职。1929年6月15日在如皋南乡的陈家市被捕,8月3日在如皋西门外大校场就义,时年22岁。[1] 中文名 吴亚苏 出生日期 1907年 ...
吴亚苏 别名 吴印、剑波 字 抑之 出生地 江苏省如皋县潮桥镇(今属如东县) 出生日期 1907年 逝世日期 1929年 生平 1907年出生于如皋县潮桥镇(今属如东县)。8岁时就读于马塘如皋第四国民学校(现潮桥小学),后转至马塘高等小学,毕业后进如城中学。1923年秋,随哥哥吴亚鲁(我党早期党员)至徐州中学读书。 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