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是清明寒食习俗的重要食物。宁波产的艾草在中药典籍里被称作海艾,这还是与宁波(镇海)的海丝启碇港地位有关。宋元丰元年(1078年)建于镇海巾子山下的东海龙王庙(广德王庙),不但导致了东海地名的变化,也导致了“海”这个地名的变化。 定(镇)海县境...
明州第一码头,镇海利涉道头,海上丝绸之路的启碇港 明州为宁波鄞州区古称,明朝时为避讳,改为“海定则波宁”的宁波府,后将鄞州及周边地区统称为“宁波”,鄞州回归到唐时的“鄞州”称谓。古人称舟楫为利涉,有“顺利渡河涉水”之意。道头则是宁波话“码头”的意思。利涉道头,是镇海人对船只出航安全、顺利的...
近日,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研究人员在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发现了日本学者近藤瓶城整理、遣明使策彦周良所著的《下行贾银帐并驿程录》。它不但是浙江宁波(镇海)作为我国官方海丝之路启碇港的证明,也是宁波作为唯一一个运河文化与海洋文化交汇大都市的证明。《驿程录》成于宁波嘉宾堂 《下行贾银帐并驿程录》分为《...
海丝启碇港:第一幅画出古代航海线的地图 《舆地图》是中国现存第一幅画出全国陆上交通线路的地图。宋代之前自然没有全国地图传世,即使在元明也很难找到如此细致画出全国交通线路的地图,这对我们研究宋代交通史有重要价值。《舆地图》更是中国最早绘出航海线路的地图,它直接证明了镇海是海丝之路的启碇港。航海线路...
宁波产的艾叶被称为“海艾”,见证了其海丝启碇港的地位 艾草,这一在清明寒食习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食材,其宁波产的海艾之名,背后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这得益于宁波(镇海)的海丝启碇港地位,使得艾草在中药典籍中得以独树一帜。回溯历史,宋元丰元年(1078年)在镇海巾子山下兴建的东海龙王庙(广德王庙)...
记载,大中元年,日僧惠运、仁好、惠萼等,乘坐明州人张支信的唐船,从镇海到达日本只花了3天4夜时间,创造了当时木帆船航海的最快速度。真如亲王登陆的地方正是盛唐以后我国官方海丝之路的启碇港——镇海,明州地方官得知后,马上派人接待,并向朝廷汇报。次年9月,真如亲王一行被允许入京。来源:宁波日报 ...
《唐船祈祷》文中出现的“招宝大权修理菩萨”即源于镇海招宝山(别名七郎峰)的航海神信仰招宝七郎——这是镇海作为官方海丝之路启碇港的又一重要史证。《唐船祈祷》中所记载的招宝七郎是何身份?又如何成为日本民众的信仰?招宝七郎全名为招宝七郎大权修利(或作“理”)菩萨。《中华佛教百科全书》言:“禅刹...
署名“雪舟笔唐山胜景画稿,小林藏”;另一个,今存于日本本土。在所有的日本画家中,雪舟是最富世界声誉的一个。1956年,为纪念雪舟逝世450周年,维也纳世界和平大会通过决定公认他为世界文化名人。《定海县图》的发现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是镇海作为海丝之路启碇港的历史见证。
镇海自宋朝起作为我国官方海丝之路启碇港的历史再添史证。 日前,高丽王朝遣宋使金富轼登陆镇海(宋称定海)的表文《入宋谢差接伴表》被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研究人员发现。 《入宋谢差接伴表》收于朝鲜王朝官方整理的历代朝鲜文学作品总集《东文选》。《东文选》由著名学者徐居正整理而成,文集大约成于明成化十四年(...
万斛神舟|北宋宣和五年(1123),北宋派人出使高丽,宋徽宗下令在明州建造两艘大船,分别取名“循流安逸通济神舟”和“鼎新利涉怀远康济神舟”。每艘船上仅水手就有180人,船舱分三层,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大船#做为海丝之路的启碇港而声名远扬#作为宁波人而骄傲#当时的宁波叫明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