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先生的《论书绝句百首》是一部集大成之作,在诗歌、书法、书法理论方面都堪称不朽。此论书绝句百首,前二十首为启功先生二十余岁时作,後八十首为五十岁後陆续所作。一诗阐明一个问题,涉及数以百计的碑帖、书作、书家、书法理论家,其诗信手拈来、深入浅出而见解深刻,可谓...
《启功论书法》是启功老先生的书法杰作。据启老先生说,这诗一共100首,其中前20首是20多岁的时候写的,后面的80首则是50岁以后陆续写出来的,可能有重复,有矛盾,也有调侃与幽默之类的,重复是为了反复叮咛,显得这件事重要;矛盾的地方,则是为了避免片面性,显得更加周全。调侃是为了不那么死气沉沉,增添趣味性。启...
一、定时 启功所说的定时,说到底就是一个自律的问题。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肯定是学不好书法的。以楷书为例,如果今天想起来写一会,过两天忙了,就几个月不动笔,这样是肯定不行的。大家在学习书法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最好是抽出固定的时间用来练习书法。没有时间,你可以早起一会嘛,哪怕每天半个...
启功先生在《论书札记》中提到:“行书宜当楷书写,其位置聚散始不失度。楷书宜当行书写,其点画顾盼始不呆板。”这段话并非仅仅针对楷书和行书的区别,而是强调了书法中点画之间要顾盼生姿的重要性。🖋️ 楷书的点画通常被认为是静态的,互相呼应但不失生动。若过于僵硬,则容易写得呆板。而行书则要求动感十足,但...
启功先生是这么回答的:我的书法是不值一提的,特别是在做了中书协主席之后,更是无暇精心去研究,说到传授,实不敢当。如果真要说的话,有一句话可以分享给大家,那就是,心粗气浮,百事无成,书虽小道,亦需静定。 就像启功先生说的那样,要想学好书法,绝非易事,如果心态浮躁,抱着急功近利的心态去学习的话,是...
《启功论书绝句百首》第52首,诗云:羲献深醇旭素狂,流传遗法入扶桑。不徒古墨珍三笔,小野藤原并擅场。日本在我国唐代时期,跟中国的来往是非常频繁的,同时派出大量的人员来学习汉文化,这其中就包含了书法。在我国唐代以及宋代初期,日本就产生了6位非常厉害的书法高手,被后世誉为三笔三迹。其中日本的嵯峨帝...
再者说,即使明白了点画的妙处,也不能说是知晓了书法的魅力所在。启功在学习书法的时候用功极深,为了增强自己用笔的骨力,数十年不间断的临习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如果他心粗气浮,小有所得即满心欢喜的话,无论如何也是达不到我们看到的高度的。
8、古人席地而坐,左执纸卷,右操笔管,肘于腕俱无着处。故笔在空中,可作六面行动。即前后左右,异己提按也。逮宋世既有高桌椅,肘腕贴案,不复空灵,乃有悬肘悬腕之说。肘腕平悬,则肩臂俱僵矣。如知此理,纵自贴案,而指腕不死,亦足得佳书。9、赵雪松云,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
首先,启功先生强调了破除迷信的重要性。他说,碑和帖只是功能不同,艺术没有高下之分。而且,不必迷信各路书家提的笔法。学书法也不见得非要写好一种字体才能写另一种,因为写好这个问题没有止境。 文房四宝 🖊️ 启功先生认为,文房四宝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在于自己用得习惯,写得有精神。好用的笔是那种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