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和支队成立以后,作为支队参谋长,我所面临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具体组织筹划部队编制和组建支队指挥机关,实行主力军地方化建立适应敌后游击战争特点的主力部队、地方部队与民兵三结合的武装体制。当时含和地区留下的主力部队是第7师第55团和一直在这一地区坚持游击战的含和独立团。以这两个团为基础,加上当地原有的...
而我们含和支队插在敌伪顽的夹缝之中,部队之分散,战局之紧张,斗争之艰苦,可谓“养兵千日,用兵千日”。部队的军事训练实质上是练兵与用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为与当时含和地区抗日游击战争的一些特点相适应,我们在组织部队训练上,有这样的特点:“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坚持练用一致的原则,根据敌后游击战的需要,加...
1942年4月,新四军第7师57团一部,在政委马长炎率领下到达和含地区,奉令撤消含和指挥部,成立了含和独立团,含和独立连为第1连。 含和支队指战员出征前留影 1943年2月,7师决定以含和独立团为骨干,与55团一部,在和县耿家油坊成立含和支队,下辖独立、江全、含巢、和西四个大队。支队成立后两年半的时间里,取得...
含和支队成立以后,作为支队参谋长,我所面临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具体组织筹划部队编制和组建支队指挥机关,实行主力军地方化建立适应敌后游击战争特点的主力部队、地方部队与民兵三结合的武装体制。当时含和地区留下的主力部队是第7师第55团和一直在这一地区坚持游击战的含和独立团。以这两个团为基础,加上当地原有的一些...
含和支队纪录片读后感一 看完《含和支队》这部纪录片,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一位老战士回忆说:那时候饿得眼前发黑,可一想到乡亲们还在受苦,手里的枪就攥得更紧了。最让我震撼的,是战士们如何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坚持斗争。纪录片里提到,有一次支队被敌人围困在山里,断粮整整七天,战士们只能靠挖野菜、啃树皮...
一开头了解到和含支队的组建,就觉得这简直是一群超级英雄凑一块儿了。这些队员们啊,就像是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星星之火,每个人都带着坚定的眼神和满腔的热血。他们可能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经历,但是一旦穿上了那身队服,就像是被注入了同一个灵魂,那就是保卫家园,跟敌人干到底。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他们...
1943年2月,新四军第七师含和支队在和县耿家油坊成立。在纪念含和支队成立70周年之际,含山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县委党史研究室会同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县关工委等单位,从2012年8月份开始先后举办五项系列纪念活动:纪念含和支队成立70周年书画展;开展诗词楹联征集活动;作弘扬革命传统的巡回报告;设计制作《老区新貌空中看...
在清明节前夕,西埠镇组织群众参观腰埠村新四军和含支队纪念馆。 外面下着毛毛细雨,冷风中有些许寒意,但丝毫没有减少群众参观新四军和含支队纪念馆的热情。群众纷纷在红色展板前驻足,肃然起敬,接受心灵的洗礼,追忆历史,缅怀革命烈士,传承革命精神。 参观完纪念馆...
在含和的岁月里,我真正体验到作为支队参谋长,肩上的担子是很重的。那时,参谋长的工作与现在有很大的不同,除了领导司令部机关参谋工作、筹划部队作战行动之外,还要亲自组织筹划部队后方勤务的战斗保障。当时还没有形成现在这样的司、政、后体制,后方勤务保障,作为部队的军事工作和军事建设,是参谋长具体组织领导和管理...
走进和含支队纪念馆,第一眼就被墙上的老照片吸引了。展厅里陈列着锈迹斑斑的步枪、磨损的草鞋、泛黄的信件,每一件物品都像在无声地讲述着过去的故事。照片里的人们穿着朴素的军装,脸上带着坚定的神情,有的甚至看不清面容,但那种为革命献身的精神仿佛透过画面传递了出来。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封家书。信纸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