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噻菌胺(Penthiopyrad)是日本三井化学于1996年开发的新型吡唑酰胺类杀菌剂,其结构中同时含有一个吡唑环和一个带有支链的噻吩环,可看作在呋吡菌胺的结构基础上由噻吩结构替代了苯并呋喃基团优化得到的,作为SDHI类杀菌剂吡噻菌胺与较早期开发的该类杀菌剂相比优势明显,与现有的酰胺类杀菌剂有不同的杀菌谱 。室内...
氟茚唑菌胺(fluindapyr)是2011年由意大利意赛格公司发现的新型吡唑酰胺类杀菌剂,其具有广谱、高效、持效期长、兼容性好等特点,全球范围内被开发用于防治由壳针孢属、链格孢属、核盘菌、炭疽病菌、灰葡萄孢菌、尾孢属、棒孢属等病原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如亚洲大豆锈病、锈病、稻瘟病、纹枯病、叶枯病、花...
茚吡菌胺(inpyrfluxam)是住友化学于2011年发现的新型吡唑酰胺类杀菌剂。其结构中含有DFPA基团和茚基团,这使得茚吡菌胺较其他吡唑酰胺类杀菌剂具有更优的性能,对于灰霉病、白粉病、叶斑病等重要病害表现更为突出。从结构上看,茚吡菌胺可看作是由呋吡菌胺为先导,由茚基替代苯并呋喃基团优化得到的新化合物,...
一、常见的吡唑酰胺类杀菌剂 氟唑菌酰胺 氟唑菌酰胺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杀菌剂,对多种病害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它主要通过干扰病原真菌的细胞壁合成,从而达到杀菌的效果。氟唑菌酰胺具有良好的内吸传导性,能快速被植物吸收并传导至各个部位,提供全面的保护。 吡噻菌胺 吡噻菌胺是另一种重要的吡唑酰胺类杀菌剂,对...
氯氟联苯吡菌胺(Bixafen)是2003年由拜耳作物科学开发的新型联苯基吡唑酰胺类杀菌剂,目前氯氟联苯吡菌胺被广泛应用于谷物田防治叶斑病和叶锈病,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氯氟联苯吡菌胺对白粉病、灰霉病、等多种由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植物病害都有良好的活性,...
呋吡菌胺(furametpyr)是由住友化学在1996年推出的新型吡唑酰胺类杀菌剂,其是在住友化学灭锈胺和日本农药公司氟纹胺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并在酰胺基的氮原子上引入了苯并呋喃基团得到的新型化合物,呋吡菌胺是SDHI 类杀菌剂中第1个吡唑酰胺类化合物,作为先导先正达、巴斯夫等企业在呋吡菌胺的基础上又开发出了多种吡唑...
通过对氟唑菌酰羟胺的结构分析,其结构与其他吡唑酰胺类杀菌剂结构类似,主要可看作由两部分组成,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羧酸(即吡唑酸)和中间体 O-甲基-N- [1-甲基-2-(2,4,6-三氯-苯基)-乙基]-羟胺通过酰胺化得到。吡唑酸是吡唑酰胺类杀菌剂通用中间体,笔者在多个化合物中已有所述,在此...
苯并烯氟菌唑(Benzovindiflupyr)是2003年由先正达开发的含苯并降冰片烯结构片段的新型吡唑酰胺类杀菌剂,其结构与先正达同为SDHI类杀菌剂的吡唑萘菌胺相似,可视为是吡唑萘菌胺对苯基并环部分用2个氯基替代2个(CH3)2CH-基团而优化得到。其具有活性高,杀菌谱广,持效期长等特点,主要用防治由壳针孢菌引起的...
吡唑萘菌胺(isopyrazam)是先正达2003年研发的吡唑酰胺类杀菌剂,从结构上看其具有吡唑环和苯并降冰片稀环的双环结构,使其具有更广谱的杀菌活性和良好的亲脂性以及优秀的传导活性。作为SDHI类杀菌剂,吡唑萘菌胺可有效防治作物对三唑类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产生抗性的真菌性病害。尤其对壳针孢属(Septoria)真菌防效...
吡唑萘菌胺(isopyrazam)是先正达2003年研发的吡唑酰胺类杀菌剂,从结构上看其具有吡唑环和苯并降冰片稀环的双环结构,使其具有更广谱的杀菌活性和良好的亲脂性以及优秀的传导活性。作为SDHI类杀菌剂,吡唑萘菌胺可有效防治作物对三唑类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产生抗性的真菌性病害。尤其对壳针孢属(Septoria)真菌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