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王
【原文】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离娄篇下》 齐
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如果说孔子这话还比较抽象的话,那么孟子的“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就谈得十分形象而具体了。 19 2 收藏 分享 举报发布时间:2024-12-10 18:22 全部评论 大家都在搜: 微微轻风 ... ...
国学经典💯~第70天-2,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译文】这里体现了君臣一体的关系,“腹心”虽比手脚重要,可以指挥“手足”,但两者一体,相互配合,才能干成大事。“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是不好的君...
第二步,“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阐述的是君臣关系,出自《孟子·离娄下》,持这一观点的人物是孟子。 因此,选择B选项。 知识点:文学常识 人文科技 人文历史 事业单位 公基...
依据材料“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可知,反映的是君对臣真心相待,臣对君才能尽心竭志,说明君主应做明君,不做无道君主,故D项正确。 AB两项是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内容,而且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克己复礼是孔子的思想,而且材料没有体...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这段言论的实质是() A. 宣扬君权神授 B. 批
国学经典💯~第70天-1,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译文】国人:百姓、路人。土芥:泥土、草芥。寇雠:仇敌、敌人。孟子这段话非常著名,讲的是君臣关系。儒 - 居善地于20240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
《孟子解读》第四篇离娄下第3节 原文: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王曰:“礼,为旧君有服。何如斯可为服矣?”曰:“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使人导之出疆,又先于其所往;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