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孤山寺:位于杭州西湖畔的一座古寺。 2. 醉墨痕:指吕穆仲留下的墨迹,表现出他的豪放不羁。 3. 楚相、中郎:皆指历史上的名人,此处用以比喻吕穆仲的才华和风度。 4. 桑枣村:象征着归隐田园的生活。💭鉴赏感悟:这首诗中,苏轼以深情的笔触回忆了与吕穆仲的交往点滴,通过描绘孤山寺、醉墨痕等意象,生动地再...
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苏轼的一首诗——《同曾元恕游龙山,吕穆仲不至》。这首诗描述了苏轼与好友曾元恕一同游览龙山,却遗憾地未能与另一位好友吕穆仲同行的情景。📜原文欣赏:青春不觉老朱颜,强半销磨簿领间。 愁客倦吟花似酒,佳人休唱日衔山。 共知寒食明朝过,且赴僧窗半日闲。 命驾吕安邀不至...
《寄吕穆仲寺丞》是宋代苏轼所作的一首诗。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1075年(熙宁八年)。这年,苏轼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吕仲甫,字穆仲,丞相吕蒙正之孙。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时,吕仲甫任察推。苏轼到密州时,吕仲甫入朝做寺丞。寺是朝廷的官署,丞是属官。作品原文 孤山寺下水侵门,每到先看醉墨痕。楚...
寄吕穆仲寺丞拼音版、注音及读音:文学家:苏轼jì lǚ mù zhòng sì chéng寄吕穆仲寺丞gū shān sì xià shuǐ qīn mén,měi dào xiān kàn zuì mò hén。孤山寺下水侵门,每到先看醉墨痕。 chǔ xiāng wèi wáng tán xiào shì,zhōng láng bú jiàn diǎn xíng cún。楚...
大家好!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北宋文坛巨匠苏轼的一首诗——《同曾元恕游龙山,吕穆仲不至》。这首诗描述了苏轼与友人曾元恕游龙山的情景,以及因吕穆仲未能同行的遗憾。《同曾元恕游龙山,吕穆仲不至》是苏轼的一首记游诗。全诗通过描述与曾元恕游龙山的经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前四句,诗人感慨青春虚度、...
哈喽,小伙伴们!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首苏轼的诗词,《同曾元恕游龙山吕穆仲不至》。这首诗词描述了苏轼与好友曾元恕一同游览龙山,却等待另一位好友吕穆仲不至的情景。一起来感受下苏轼笔下的等待与期盼吧!📜原文欣赏:青春不觉老朱颜,强半销磨簿领间。
吕仲甫先到京中去做官,作者到密州去做官,密州是产桑枣的地区。联系过去相聚,诗人想来如同一梦,更不要说灰心霜鬓了。唐代裴度《洛书即事》中的“灰心缘忍事,霜鬓为论兵”形容了诗人被诬告而不敢申明的忍耐之情。苏轼的两鬓变霜,是因忧国而起,因担心西夏的侵扰而起。纪昀批“楚相”一联,认为...
苏轼《寄吕穆仲寺丞》:“孤山寺下水侵门,每到先看醉墨痕。楚相未亡谈笑是,中郎不见典刑存。君先去踏尘埃陌,我亦來寻桑枣村。回首西湖真一梦,灰心霜鬓更休论。”苏轼杭州三年,与吕穆仲友善,时相过从。后,吕入朝,苏调密州。从颈联看,上联说吕入京,下联诉己去密。由此反推颔联,上联必谓吕,下联必谓己。
寄吕穆仲寺丞 作者:苏轼 年代:宋 孤山寺下水侵门,每到先看醉墨痕。 楚相未亡谈笑是,中郎不见典刑存。 (杭有伶人善学吕,举措酷似。 别后,常令作之为笑。 )君先去踏尘埃陌,我亦来寻桑枣村。 回首西湖真一梦,灰心霜鬓更休论。【作者小传】: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