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十二纪·仲夏纪_大乐 大乐(乐曲中地位高的音乐,上乘的音乐) 二曰: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生於度量[1],本於太一[2]。太一出两仪[3],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浑浑沌沌,离则复合,合则复离,是谓天常。 第二篇:音乐的由来很久远了,它产生于(竹管)粗细长短(的变化),源自于自...
吕氏春秋卷五仲夏纪大乐原文及翻译 卷五仲夏纪大乐【原文】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②。太一出两仪③,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浑浑沌沌,离那么复合,合那么复离,是谓天常④。天地车轮,终那么复始,极那么复反,莫不咸当。日月星辰,或疾或徐,日月不同,以尽其行。四时代兴,...
大乐,吕氏春秋,《吕氏春秋》,别名《吕览》,是战国时期,秦国相邦吕不韦主持门客编撰的一部,以儒家学说为主,并纳诸家的杂家典籍,即“兼儒墨,合名法”。亦有学者谓《吕氏春秋》以道家学说为主,容纳名、法、儒、墨、农、兵、阴阳诸家的学说。因此书注重博采诸家学说,《
请先注册会员,并登录
大乐是君臣、父子、长幼所欢欣而喜悦的,欢欣出自平和,平和产生于道。所谓道,是看不见,听不到,又不能说出形状的东西。有人能知道在不见中有所见,在不闻中有所闻,在无形中见到形,就可说差不多懂得道了。道这个东西是最精妙的,说不出它的形状,叫不出它的名字,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就叫它“太一”吧。所以,...
(克庸读《吕》札记24——)读《吕氏春秋•大乐》◎务乐有术,必由平出 原文:务乐有术,必由平出。平出于公,公出于道。故惟得道之人,其可与言乐乎。亡国戮民,非无乐也,其乐不乐。溺者非不笑也,罪人非不歌也,狂者非不武也,乱世之乐,有似于此(大意:专事音乐之术,必出于平和。平和出于...
两仪两仪:天地。《吕氏春秋·大乐》:“太一出~~,~~出阴阳。”属于中国古代哲学范畴。最早出自《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分阳仪和阴仪两种,表达阳仪和阴仪的图形有很多种,上图是有代表性的两...
“子”部精要·之廿二·《吕氏春秋·大乐》精要·其乐不乐——为政要鉴 经典心语 文言常备 甲 原文 音乐之所由来远矣! 天下太平,万民安宁,皆化其上,乐乃可成。故唯得道之人,其可与言乐乎! 亡国戮民,非无乐...
吕氏春秋 登录 大乐 二曰: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生於度量,本於太一。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浑浑沌沌,离则复合,合则复离,是谓天常。天地车轮,终则复始,极则复反,莫不咸当。日月星辰,或疾或徐,日月不同,以尽其行。四时代兴,或暑或寒,或短或长,或柔或刚。万物所出,...
所属专辑:吕氏春秋 声音简介 《吕氏春秋》对先秦诸子的思想进行了总结性的批判。《不二》篇中说:“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子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它认为,这不同的思想应当统一起来,“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不二》)思想统一后,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