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大吕昭平团队《Nature》子刊:高熵合金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合金设计与模拟梯队吕昭平、吴渊教授团队与浙江大学合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Elastic strain-induced amorphization in high-entropy ...
超高的强度来自于单一FCC晶格中多种元素导致的固溶强化,以及纳米级化学波动引起的位错钉扎效应。 相关工作以“Lightweight single-phase Al-based complex concentrated alloy with high specific strength”为题在线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论文第一作者为博士生韩明亮。 【核心创新点】 1、单相铝基CCA开发:创...
北科大吕昭平团队《Nature》子刊:高熵合金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合金设计与模拟梯队吕昭平、吴渊教授团队与浙江大学合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Elastic strain-induced amorphization in high-entropy alloys”的文章。 弹性稳定性是晶体固体对外部刺激的结构响应的基础,包...
相关研究成果以题“Superior radiation tolerance via reversible disordering–ordering transition of coherent superlattices”发表在Nature materials上。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为北京科技大学吕昭平教授和北京大学付恩刚教授,第一作者为北京大学杜进隆博士、北京科技大学蒋虽合研究员和曹培培博士研究生,北京科技大学吴渊研究员为共同...
相关成果以“Lightweight single-phase Al-based complex concentrated alloy with high specific strength”为题刊登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数据概况】 图1.铸态和高温高压合成Al55Mg35Li5Zn5样品的表征。 图2.力学性能。 图3.SP...
北京科技大学吕昭平教授2年发2篇《Nature》论文,真是厉害!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吕昭平教授团队打破人们对传统间隙固溶强化的认知,发现间隙原子的添加不仅能提高合金的强度,也能大幅度提高合金的塑性,并提出了一种设计高强度高塑性金属材料的新的合金设计思路。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11月14日在线...
相关工作以“Lightweight single-phase Al-based complexconcentrated alloy with high specific strength”为题在线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论文第一作者为博士生韩明亮。 三、【核心创新点】 单相铝基CCA开发:创新性引入高温高压技术,成功将多相IMC转化为单相FCC结构,开发了一种新型的轻质单相铝基复杂浓缩合金...
北京科技大学吕昭平教授团队与北京大学付恩刚教授团队共同研究,揭示了一种全新机制,能够显著提高共格析出强化的超高强度钢在辐射环境下的抗辐照性能。这项成果以“Superior radiation tolerance via reversible disordering–ordering transition of coherent superlattices”为题,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Materials...
2017年4月10日,Nature在线发表吕昭平教授作为通讯作者的一篇论文“Ultrastrong steel via minimal lattice misfit and high-density nanoprecipitation”。该文基于晶格错配和高密度纳米析出的理念,设计并制备出超高强马氏体时效钢,强度最高达2.2GPa,还具有很好的塑性(大约8.2%)。而且由于采用廉价质轻的Al等元素...
编辑推荐:这是北科大吕昭平团队自2017年以来发表的第三篇Nature。本文报道了一种在孪生诱导塑性钢(TWIP)中大规模制备超细晶结构的简便方法,屈服强度达到约710MPa,均匀延展率为45%,拉伸强度约为2000MPa。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