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认为汉语语法分析应该注重语言的古今比较和中外对比,在更广阔的视野里揭示汉语的规律。吕叔湘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提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意义的观点,例如他认为主语和宾语可以互相转化,主张把宾语改叫“补语”,提出并列关系之中的加合关系可以分为加而不合和加而且合两种等。 吕...
《吕叔湘著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助读》是2002年10月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亚川、郑懿德。内容简介 《吕叔湘著〈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助读》是语法理论的宝贵遗产,言简意赅,高度浓缩,书中几乎每个问题都值得展开详加研究。陈、郑的《助读》不仅详细解注了吕著的涵义,而且结合汉语语法学史上的事实(包括吕著...
这两部书都力图摆脱印欧语的羁绊,探索汉语自身的规律。《中国现代语法》在句法结构的分析上有不少创见,对于后来的语法研究有相当大的影响。但从现代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中国文法要略》尤其能引起我们的兴趣。第一,这部书上卷‘词句论’里讨论到句子和词组之间的变换关系,其中有些观察是相当深入的……《要略》应该...
主要是为了说明汉语语法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何以成为问题,说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借以活泼思想,减少执着。同时也可以安抚一下要求有一个说一不二的语法体系的同志们的不耐烦情绪,让他们了解,体系问题的未能甚至不可能定于一,不能完全归咎于语法学者的固执或无能。这是本文的主要用意。当然,如果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说明,能...
解析:吕叔湘先生创新之处在于他突破了传统语法研究方法的局限。传统方法可能更多地依赖于西方语法理论的移植,而吕叔湘先生从汉语的实际语言现象出发,注重归纳法的运用,通过大量的语料收集和分析得出汉语语法的规律。他强调语法的系统性和层次性,在词类划分等问题上提出了新的观点,例如词类的多功能性等。 这些创新对当代汉...
1.对汉语语法体系提出了新的设想。 (1)认为主语和宾语可以互相转化。作者写道:“主语只是动词的几个宾语之中提出来放在主题位置上的一个。”(见《分析》第83节)与此有关的问题是及物动词句和不及物动词句里的名词性成分的性质问题。及物动词带宾语,不及物动词跟它发生关系的那个名词,我们习惯上叫做主语,事实...
根本原因是汉语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一般地说,有两个半东西可以做语法分析的依据:形态和功能是两个,意义是半个,——遇到三者不一致的时候,或者结论可此可彼的时候,以形态为准。重要的是末了这句话。例如安全剃刀,论功能,论意义,安全都该是形容词,可是如果这个语言(比如英语)里安全在这里带上名词语尾,那它...
实质性问题和名称问题 ... 6 3 术语 ... 6 4
补语的分析是跨层面的,不是单纯从结构上来讲,还涉及到语义的问题,所以有些文章在方法论上会使用变换分析法,语义指向分析法等,可以参看赵清永《对汉语补语几个重要问题的再认识》。如果是只讲对外汉语的教学语法,那么吕文华《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补语问题》就比较通俗了。其实可以多读读论文,这方面的讨论是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