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您告知,明天我们一家就要被杀的创作者· ··· 菲利普·古雷维奇作者 李磊译者 作者简介· ··· 【作者简介】 菲利普·古雷维奇(Philip Gourevitch) 美国作家、记者,长期担任《纽约客》(The New Yorker)特约撰稿人,也是《巴黎评论》(The Paris Review)的前编辑。古雷维奇于1986年毕业于康奈尔大学,1992年,他...
改成述宾短语“告知您”三音节韵律上感觉有所缺失。“告诉”没有“告知”正式,和inform不符,当然“...
读《向您告知,明天我们一家就要被杀》-屠刀好挥意难平 本书讲的是卢旺达大屠杀。大概也就30多年前的事情,在地球的另一端,100天的时间里,有至少80万人遇害,相当于每天遇害8000人,每小时遇害333.33人,每分钟遇害5.56人,亦即每10分钟遇害1人。这样算起来,从我刚才泡咖啡开始到现在,大概有5-6个卢旺达...
《向您告知》书名从何而来?在卢旺达有一个传统,只要一出事,人们总是往教堂跑。因为他们信任牧师,认为在虔诚的基督徒的地盘上不会发生什么事。然而,也许在1994年的春天,不少卢旺达牧师忘记了他的上帝。4月12日,大屠杀刚刚开始。2000名图西族人逃亡到卢旺达境内的穆格内罗(Mugonero)山上——那里有一家世界性宣教...
当当凤凰新华书店图书旗舰店在线销售正版《向您告知明天我们一家将要被杀卢旺达大屠杀纪事守望者丛书外国社会社科》。最新《向您告知明天我们一家将要被杀卢旺达大屠杀纪事守望者丛书外国社会社科》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向您告
向您告知,明天我们一家就要被杀:卢旺达大屠杀纪事 (美)菲利普·古雷维奇 文学·纪实文学·21.27万字 完本| 更新时间 2020-11-17 15:51 1994年,卢旺达境内的胡图族对图西族展开全面屠杀,100天里至少有80万人遇害。卢旺达大屠杀的累积死亡率几乎是死于大屠杀中犹太人的三倍。菲利普·古雷维奇先后6次前往卢旺达及其...
这本《向您告知,明天我们一家就要被杀》是自1994年开始跟踪报道, 6次前往卢旺达及邻国,采访了幸存者、国际组织成员、包括现任卢旺达总统保罗·卡加梅在内的高级政要之后写成的, 这也是这本书的一大亮点——非虚构作品, 被视为将卢旺达大屠杀带回人们视线的第一手记录。 01宾馆的酒吧,一个俾格米人 全书由两...
《向您告知,明天我们一家就要被杀》之前读了美国作家菲利普·古雷维奇关于卢旺达大屠杀的纪事作品《向您告知,明天我们一家就要被杀》。这本书非常值得深入思考并加以反省。在非洲国家卢旺达,主要有两个种族:图西族和胡图族。其中胡图族数量更多,但图西族却属于领导地位。在上个世纪,由胡图族中的种族主义分子发起...
《向您告知,明天我们一家就要被杀》——卢旺达大屠杀纪事——(美)菲利普·古雷维奇 卢旺达大屠杀,一场惨烈异常,不应忽视的历史悲剧。 作者菲利普·古雷维奇在书的开头这样写到: “十一抽杀,是指人口中每10人要杀掉1人,在1994年的春夏之交的这一项大屠杀计划,摧毁了卢旺达共和国。虽然屠杀的科技含量很低——大...
《向您告知,我们一家即将被杀》剧本杀复盘故事简介 四月又一次来临,千丘的雨季随之开始。 每天都被空虚所笼置,让人感到深深的失落。 每年四月,我都深感生命飞逝之速,也意识到自己的幸运, 庆幸自己依然生存于世。 三十年前,阴郁的天空遮蔽了上帝的视线,而密集的雨水则 掩盖了罪孽的痕迹。 在这样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