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曾是著名“绸都”的南充,在向仲怀院士工作站的指导下,用3年时间建成了全国最大的茶桑基地。2018年春,仅收购桑叶嫩芽嫩叶一项,就为当地老百姓增收1000多万元。“桑树不仅是一种经济作物,其高度发达的根系可深入地下数米,即使在新疆一些极旱荒漠地区也能生长。”已是耄耋之年的向仲怀还到处给生态桑做“代...
“那时每周都有答疑课,作为助手,负责实验课和答疑,这首先要我自己弄懂所有的内容。”正是在这样的“磨砺”中,升华了向仲怀对蚕学的研究兴趣与韧劲。 年轻的向仲怀一直专心教学科研,甘于寂寞,淡泊名利,默默无闻工作近30年还是讲师身份。人生的三...
在未知中苦苦探索了3个月,研究的艰辛不但没能让向仲怀就此放弃这条道路,反而让他对科研更加痴迷,领尝了发现源于细微的道理。这为向仲怀以后的科研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1960年,向仲怀参加基因资源保存工作,他从丰富的基因资源入手,开始系统学习和研究家蚕遗传。 在此期间,向仲怀得到了蒋同庆教授的教诲与指导。...
中国工程院院士、学校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向仲怀获此殊荣。今天,小西带你走进教授向仲怀的故事。 劝课农桑六十余年,他把“桑蚕好文章写在大地上”,建成世界最大的家蚕基因库,打造全球最强的蚕桑团队,让“新丝绸之路”的传统基因绽放光芒。 扎根巴渝,劝课农桑六十余载 时光退回83年前。1937年,...
向仲怀院士简介及最新动态 向仲怀院士 主要职务: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曾任西南农业大学校长、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等职务,还是第八、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研究领域:长期从事蚕业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家蚕遗传学、基因组学、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简介:...
向仲怀院士:我要以“90后”学长为榜样 “袁隆平是1953年毕业的,我是1954年入校的,他是我的学长。而在2021年5月22日这天,我失去了这位学长和挚友。”蚕学遗传育种专家,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说,自己得知袁隆平去世的消息后,一直陷入悲痛中,久久无法平复。他回忆起袁隆平刚毕业的...
2015年起,曾是著名“绸都”的四川南充,在向仲怀院士工作站的指导下,用3年时间在嘉陵区建成了全国最大的茶桑基地,这也是向仲怀带领团队走上“新丝绸之路”的试验基地之一。在这里,4月采摘桑叶制茶;5月至8月用桑叶粉做成桑叶饼干、糕点等休闲食品;10月霜降后,霜桑茶又有着不一样的活性成分……如今,基地...
向仲怀院士指导果桑的修剪 向仲怀院士深入那坡农村考察蚕业生产发展情况 向仲怀院士获得“广西蚕业发展特别贡献奖”荣誉证书 向仲怀院士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工作会议上授课 向仲怀院士手稿 向仲怀院士与向锦武在2018年中国科协成立60周年百名科学家、百名基层科技工作者座谈会上...
向仲怀院士指导果桑的修剪 向仲怀院士深入那坡农村考察蚕业生产发展情况 向仲怀院士获得“广西蚕业发展特别贡献奖”荣誉证书 向仲怀院士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工作会议上授课 向仲怀院士手稿 向仲怀院士与向锦武在2018年中国科协成立60周年百名科学家、百名基层科技工作者座谈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