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期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共价有机聚合物(COPs)的制备及其在光催化中的应用。 通讯作者介绍 向中华: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国家优青、北京市杰青基金获得者。2007年获湘潭大学学士学位;2013年获北京化工大学博士学位;2013~2014年在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博士后;2014年至今在北京化工大学工作。主要从事分子能源材料...
最近,北京化工大学向中华教授课题组报道了一系列全 π 共轭准酞菁 COPs,它们固有地继承了高本征电子电导率和天然 FeN4氧化还原中心。受约束在平面网络中的原子有序的正电荷铁中心在氢氧根离子的原位电荷剥离下在碱性电解质中表现出非凡...
于2019年9月在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就读博士研究生,师从向中华教授,主要从事能源材料制备、金属空气电池、DFT理论计算与电催化性能研究。 【课题组介绍】 北京化工大学分子能源材料研发中心(向中华课题组)成立于2014年7月,中心目前拥有教授1名、讲师1名,博士生8名及研究生20名。主要集中开发易裁剪且高稳定的共价...
近日,来自北京化工大学的向中华教授,在国际知名期刊Small上发表题为“A Pyrolysis-Free Method Toward Large-Scale Synthesis of Ultra-Highly Efficient Bifunctional Oxygen Electrocatalyst for Zinc-Air Flow Batteries”的观点文章。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封闭 π 共轭共价有机聚合物(COP)的无热解方法制备了双功能氧催...
近日,北京化工大学的向中华教授,以典型的共价有机聚合物(COP)模型催化剂为研究对象,通过非热解的创制策略设计了一系列全新的、有着清晰局部配位环境的FeN4活性位点。研究结果表明在dz2轨道驱动的电荷调节作用下,更多正电荷被吸电子侧链基团附近的铁原子所携带,因此形成了高价态的FeH+N4构型结构,且成功应用于质子交换...
该项非碳化共价有机聚合物氧还原催化工作为北京化工大学的向中华教授&美国北德克萨斯州大学夏振海教授共同完成。这一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Angew. Chem. Int. Ed.(DOI: 10.1002/anie.201808226)上,该论文作者为:Jianing Guo, ChunYu Lin, Zhenhai Xia, and Zhonghua Xiang. 关于人物与科研在科技元素在经济生活中日益受...
北京化工大学分子能源材料研发中心招收调剂生启事一、北京化工大学分子能源材料研发中心简介: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分子能源材料研发中心(向中华课题组)成立于2014年,本中心隶属于“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能源材料研发中心汇集了一批优秀青年学术人才
论文第一作者为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学院博士生刘瑶瑶,通讯作者为北京化工大学向中华教授。 论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pdf/10.1021/acsami.9b13540 相关进展 西北工业大学张健教授团队在水分解制氢领域取得系列重要进展 华东理工大学田禾...
研究团队:北京化工大学向中华教授团队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张锁江院士团队 研究内容: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无需高温处理的合成方法,使用π-共轭的铁酞菁(FePc)有机骨架(COF)制备出具有高电催化活性的单原子电催化剂。通过COF网格结构和石墨烯基质之间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来铆接金属原子,构筑Fe-N-C活性中心。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5号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楼A510 电子邮箱 xiangzh@mail.buct.edu.cn 联系电话 010-6442-3647 学术兼职 中国化工学会国际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委员 招生专业及研究方向 招生专业: 化学工程与技术 研究方向: 分子能源材料开发,清洁能源的存储与转化技术,纳微多孔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