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被封为侯,升为中书舍人、学瑜、为吏部左侍郎,是年九月初十到兴化军会二弟一起受封。宪宗元和十三年(818年)卒,享年七十九岁,夫人蔡氏卒于宪宗元和十五年(820年)合葬莆田荔城区壶山宝胜院麓牛眠埔,有包砌双龟碑一通,上镌“唐太府卿郑露公墓”,其墓是荔城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
而六部侍郎中,以吏部左侍郎地位最尊,很多时候这个岗位被用来作为官员升迁中转站,吏部左侍郎一旦升迁必然是左都御史或者是其他四部尚书。从清代的情况来看,凡是皇帝准备要提拔为尚书的,都会放在吏部左侍郎的位置上进行过渡,这符合按部就班的人事程序。另外还有一点也是需要注意的,自乾隆朝开始,军机大臣也是从从...
目前80后甚至85后的优秀年轻县委书记不少,85后的女县委书记似乎还没有出现,吏部左侍郎来梳理张琪的晋级路径。助力成长~#怀来 #张琪 #成长力计划 #抖音知识年终大赏 #艺术在抖音 # 1165 网红巴东县委书记陈行甲的另类解读(3) 人设已然重新树立,其IP内容要与新身份相符,没有必要继续炒冷饭、唱吆喝.公益慈善,既是...
再说说左侍郎这个位置的“隐藏作用”。清代的左侍郎,特别是吏部左侍郎,往往是个升官跳板。你要是被安排到这个位置,恭喜你,基本上离当尚书或者左都御史不远了,甚至军机大臣的名单里可能也有你一个。左侍郎有点像临门一脚的储备干部,放在这儿是为了给你镀层金,顺便熟悉一下高层事务。反倒是右侍郎,更多是干...
程文德(1497~1559),字舜敷,号松溪,浙江永康人,明朝嘉靖八年(1529)榜眼,官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掌詹事府事。万历年间,追赠礼部尚书,谥文恭。(概述内图片来源:明人绘《赠南京礼部尚书程文德像》)人物生平 早年师从章懋,后随王守仁游学。嘉靖八年(1529)榜眼,任翰林编修。因受到同年进士...
叶盛(1420 ~1474 ),字与中,吴郡昆山(今属江苏)人,明朝正统十年(1445)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卒谥文庄。人物生平 多事之秋 叶盛天资颖异,自幼博学强记,下笔惊人。正统十年(1445)进士,授兵部给事中,毅然以言责自任。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堡之变爆发,诸将多逃回,叶盛率同僚请求先处置扈从...
许多吏部左侍郎在任职一段时间后,会被提拔到其他更重要的职位,例如左都御史或其他四部尚书,甚至有可能被选入军机处。由于吏部左侍郎的任期通常较短,且其主要精力往往放在为未来的升迁做准备,因此他们对吏部日常事务的参与程度相对较低。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左侍郎的任职资格要求不如右侍郎严格,吏部左侍郎的这种...
吏部左侍郎相当于现在的组织人事部门中的高级副职,如副部长或类似级别的高级官员。 吏部左侍郎的职责: 吏部左侍郎是吏部中的副长官,协助吏部尚书处理各项事务。 职责包括参与制定人事政策、管理人事档案、监督人事执行等。 与现代官职的类比: 吏部左侍郎大致相当于现代组织人事部门中的高级副职,如副部长或类似级别...
当吏部左侍郎得到提升后,他们大多会变成左都御史或者四部尚书中的一个。在清朝时,如果皇帝打算提升某位官员成为尚书,往往先让他先干干吏部左侍郎的活儿,这样就能有个过渡。从乾隆年间起,当上军机大臣的人通常都曾是大学士、尚书或侍郎,特别是那些原本是吏部或户部左侍郎的,一旦被选入军机处,他们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