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制和后福特制 第一章福特制概述 第一章福特制概述 (1)福特制,又称流水线生产,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由亨利·福特创立。这一生产模式通过将生产过程分解为一系列简单的、重复性的任务,从而实现了大规模生产的高效率。据历史资料显示,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建立了第一条流水线,其生产线上的工人仅需完成单一的...
福特制和后福特制是20世纪西方社会两个不同历史阶段的标志,反映了社会文化与政治的重大变革。福特制诞生于20世纪30至50年代,与泰勒发明的“泰勒制”劳动组织密切相关。亨利·福特将其扩大,将科学的企业管理从生产流水线延伸到市场营销策略。福特制不仅大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推动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还增加了工人收入,...
泰罗制、福特制与后福特制在以分工和专业化为基础的生产过程中分工越来越细为达到提高效率和节省成本的目的企业的唯一选择只能是运用周密的计划和决策强有力的指挥和控制以及严格的监督和奖惩来保证生产流水线的有序高效运行于是就形成了垂直管理的组织形式和大企业中的等级结构 泰罗制、福特制与后福特制 泰罗制:在...
因而,后福特制极大地减少了半熟练生产工人的需求,而增加了大量的拥有职业技能、能够自我学习和管理的新型工人的需求。在美国和欧洲,福特制生产方式的核心是工作稳定而待遇良好的蓝领工人,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柔性生产体制使劳动市场出现了分化。第一类是根据国际市场定价的高级管理者和高级技术工作者。第二类...
2. 福特制下的工作-生活分离正在消散,后福特主义下,更多的地方“被创造、再创造和合并”以此增加生产力和创造性 3. 没孩子的创造多重“场所”用以提高创造力、生产力、社交性;有孩子的创造多重“场所”用以平衡家庭和工作 4. 中年父亲更能够决定...
后福特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主要特征不包括( )。A.精益生产B.个性化、差异化的弹性生产C.劳动过程的再技能化D.标准化生产
《后福特制: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新的发展阶段》内容简介:20世纪70年代以来,福特制大规模生产的危机及其向后福特制生产方式的转变,引发了资本主义新一轮经济转型。《后福特制: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新的发展阶段》的研究表明,后福特制不仅表现为生产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在本质上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和新形态。为了适应...
后福特制研究关注的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企业经营环境的重大转变,推动了生产组织方式的革新,尤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从传统的福特制向后福特制的转型成为显著趋势。后福特制的兴起,被视为制造业历史上的又一次重大革命,其核心特征表现为"持续创新与敏捷制造"和"专业化与网络化"的结合。生产组织方式的...
1、后福特制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从1905年亨利.福特第一次在他的汽车制造厂中引入大规模生产流水线开始,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实现了标准化、机械化、自动化,从而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曾经一度,福特制似乎代表了工业生产的未来,但事实并非如此。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许多领域如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中弹性做法的出现,...
后福特制生产方式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福特制的生产方式曾经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但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需求的多样性,福特制下缺少人本理念的管理,已经不符合发展规律。本文通过研究后福特主义的兴起和特征以及福特制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后福特主义生产方式下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 内容摘要:福特制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