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后浇带的定义:后浇带是建筑施工中为应对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可能因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而产生的有害裂缝而设置的一种临时施工缝。它通常在基础底板、墙、梁等关键位置预留,遵循设计或施工规范。2、膨胀加强带的定义:膨胀加强带则是一种技术措施,旨在通过在预设的后浇带位置浇筑具有补偿收缩性能的混凝土,来减少...
6、细部构造:在后浇带处,由于混凝土先后浇筑的时间间隔,容易形成渗水通道。因此需设置止水带:如止水钢板(常用)、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条等;可以有效地阻止水的渗透,确保后浇带处的防水效果。止水带在混凝土中形成一道坚固的屏障,当有水压力作用时,止水带能够承受水的压力,防止水从后浇带处渗漏。7、成本:...
1、一般设计要求后浇带的浇筑时间需待两侧结构混凝土浇筑后2个月,因此在很多工程中这样会影响总工期,(特别是后浇带在地下结构的部位,如筏板基础在底板浇筑后还要回填土,这样会造成非常多的麻烦)。 2、后浇带在两侧混凝土浇筑后需要对其进行保护、清理与凿毛,给后期施工无形中增添了一定的工程量 3、由于有施工缝存在,在...
2、膨胀加强带的含义:膨胀加强带是通过在结构预设的后浇带部位浇筑补偿收缩混凝土,减少或取消后浇带和伸缩缝、延长构件连续浇筑的长度的一种技术措施,可分为连续式、间歇式和后浇式三种。 2、 1、后浇带的作用: (1)调压力差:主楼荷载大,采用整体基础降低土压力,减少附加压力;低层部分采用较浅的十字交叉梁基础,增加...
一、后浇带 后浇带的施工工艺是在带两侧先浇筑混凝土,待两侧混 凝土浇筑40~60d后采用比两侧强度高一级的混凝土进行带 内浇筑来减少大体积或者超长结构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方法。 二、膨胀加强带 膨胀加强带的种类有三种,分别是连续式膨胀加强带, 间歇式膨胀加强带和后浇式膨胀加强带。其中在墙体结构小 于等于60M时候采...
膨胀加强带是通过在结构预设的后浇带部位浇筑补偿收缩混凝土,减少或取消后浇带和伸缩缝、延长构件连续浇筑的长度的一种技术措施,可分为连续式、间歇式和后浇式三种。连续式膨胀加强带是指膨胀加强带部位的混凝土与两侧相邻混凝土同时浇筑;间歇式膨胀加强带是指膨胀加强带部位的混凝土与一侧相邻的混凝土同时浇筑,而另一侧...
一、两者的含义不同: 1、后浇带的含义: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临时施工缝。 2…
2. 作用:膨胀加强带可以缩小混凝土构件的温度和干缩变形,提高混凝土板的整体抗张能力,延长建筑物使用年限。 三、后浇带和膨胀加强带的区别 1. 相同点:二者都是为了加强结构、提高整体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2. 不同点: (1)作用不同:后浇带主要是为了加强楼板与柱的连接,承担部分剪力、弯曲力和轴向...
1)膨胀加强带可采用连续式、间歇式或后浇式等形式(见图4.0.3-1~图4.0.3-3); 2)膨胀加强带的设置可按照常规后浇带的设置原则进行; 3)膨胀加强带宽度宜为2000mm,并应在其两侧用密孔钢(板)丝网将带内混凝土与带外混凝土分开; 4)非沉降的膨胀加强带可在两侧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28d后再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的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