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起于20 世纪80 年代的后殖民主义理论致力于从政治、历史和文学等层面批判殖民时期结束后,宗主国与前殖民地之间、西方霸权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文化话语权力关系,以及有关种族主义、东方主义、霸权主义、文化帝国主义等问题, 后殖民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思潮强调的是一种话语批判和文化政治批评。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家...
如果说迈向后殖民的第一步是寻回自己的历史,第二步就是以昔日蒙尘的历史去削弱殖民主义意识形态。 其他后殖民批评者也认为,成为被殖民者就是“被移除出历史”,在与殖民者文化的相互作用中,被殖民文化或本土文化被迫进入地下状态或被消灭状态。问题是,在被殖民之前,被殖民者有自己的历史,以及有自己的历史意识和身份...
后殖民主义文学强调,殖民者的叙述往往带有一种天真的无辜感,这种无辜感掩盖了殖民行为的残酷性。通过这种分析,后殖民主义文学揭示了殖民者的叙述是如何为殖民行为辩护的。📖 读者反应批评 读者反应批评强调读者在文学阅读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它认为,读者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文本的意义,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和文化背景来...
描述后殖民主义文学批评的主要特点。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答案:后殖民主义文学批评关注殖民历史和文化对文学作品的影响。它强调文化差异、权力关系和身份认同问题。主要特点包括:对殖民话语的批判,关注边缘群体的声音,探讨文化杂糅现象,以及对西方中心主义的反思。
作为文学批评家,古尔纳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非洲、加勒比和印度等地区的后殖民文学。他对非洲早期英语文学中普遍存在的文化民族主义进行了批判。 早在20世纪90年代发表的部分文学评论中,如《〈马蒂加里〉:一张抵抗的传单》和《论沃尔·索因卡的...
答案:以《鲁宾逊漂流记》为例,该作品可以被解读为一部典型的后殖民文学作品。从后殖民主义批评的视角来看,小说中的殖民者鲁宾逊与土著人星期五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殖民权力的不平等和文化霸权。鲁宾逊对荒岛的开发和占有象征着欧洲殖民者对新大陆的征服和资源掠夺。此外,星期五的“文明化”过程反映了殖民者对土著文化的...
文学批评中的后殖民理论与文化身份1. 引言1.1 文学批评的发展背景文学批评作为文学研究的重要分支,自20世纪初以来,经历了从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多次变革。在这一过程中,文学批评逐渐从文本内部研究转向文本外部研究,开始关注文学作品
后殖民批评家的身份与文学批评观—以萨义德为中心李红波——19literature and rt cr t c sm理论视野在文学理论的大潮之中 后殖民理论无疑是一个棱角分明 复杂多元的流派。 在我国文学研究界 有人从其文化的“混杂性” hybrid 理论来考量我国文学理论的民族性问题 也有人从 对位阅读” contrapuntalreading 的批评...
由肖丽华著作的《后殖民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有三大特点:其一,将“后殖民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放到当代西方文论的大背景中,充分考虑该理论与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解构主义等诸多理论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其二,将该理论与具体的社会运动、社会热点问题紧密联系;其三,根据该理论的具体论点,进行了大量的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