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仅在待定点P上设站,向三个已知点进行观测,测得α、β角,从而求出P点坐标,这种方法称为后方交会。 后方交会计算步骤如下: (1)反算已知边的坐标方位角及边长; (2)计算辅助角δ和γ; (3)计算未知边的边长; (4)计算未知边的坐标方位角; (5)计算未知点坐标; (6)检查计算。
以下是后方交会法的推导公式: 假设已知的点A、B、C的坐标分别为 (xA, yA)、(xB, yB)、(xC, yC),未知点P的坐标为 (xP, yP)。 1. 计算方位角α和β: α = atan((yB - yA) / (xB - xA)) β = atan((yC - yB) / (xC - xB)) 2. 计算边长AB和BC: AB = sqrt((xB - xA)^2 + ...
后方交会(方向后方交会)怎么计算,测量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待测点被障碍物遮挡住观测视线而无法进行观测的情况。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特殊的交会计算方法对待定点进行特别的观测。后方交会又称为方向后方交会,是指在待定点上对3个已知控制点观测水平角以计算待定点的坐标。
后方交会法是将同一个点在多个不同视角下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最终确定该点在地图上的实际位置。其计算推导公式如下: 1.观测数据处理 对于同一个点,可以在多个不同位置观测到,可以通过三角化原理计算出该点在各个视角下的坐标。假设有n个视角,则有n个观测数据,分别为: (X1, Y1, Z1, x1, y1) (X2, Y2,...
全站仪后方交会计算是利用已知控制点的坐标和全站仪测量的角度、距离等数据,计算待测点的坐标的方法。 二、全站仪后方交会计算无解的原因 1. 观测值存在误差:全站仪测量时,观测值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当误差较大时,可能导致后方交会计算无法获得解。 2. 观测角度...
后方交会是从两个或多个已知控制点观测待测点,根据已知控制点的坐标和观测角度或距离计算待测点坐标的方法。后方交会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三角测量法:通过测量待测点与两个或多个已知控制点之间的水平夹角,结合已知控制点的坐标,使用三角测量原理计算待测点的坐标。 2. 三边测量法:通过测量待测点...
+ΔX'Pa+ΔY'Qa+ΔZ'Rb 在上述公式中,c代表误差系数,表示测量误差对角度差的影响;α表示方位角;d表示距离;'表示测量值。值得注意的是,后方交会涉及复杂的计算过程,需要具备一定的测量技巧和专业知识。使用此方法时,请务必先深入理解相关理论和公式,并参考相关教材或专业指南进行具体操作。
卡西欧计算器后方交会计算-2, 视频播放量 284、弹幕量 0、点赞数 1、投硬币枚数 0、收藏人数 5、转发人数 1, 视频作者 nirvana-1980, 作者简介 ,相关视频:卡西欧计算器求解方程案列,卡西欧欧FX-991CNX测量中坐标计算基础应用,卡西欧FX-991CN CW 基本操作,利用卡西欧FX-
1. 采样数据不精确:采样数据不准确是造成后方交会计算错误的主要原因之一。为避免这种情况,需要在采样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采样密度和采样时间,并留出足够的数据处理时间。 2. 计算方法错误:不正确的计算方法也会导致后方交会计算错误。为避免这种情况,需要根据全站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