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的后弘期的起始时间说法不一,较公认的说法是始于公元978年,至今已达千年。经过灭佛期大约一百年,佛教又重新复兴,进入后弘期。在后弘期,藏传特色密教日渐成形,并形成了宁玛派、噶当派、萨迦派、噶举派、希解派、觉宇派、觉囊派及格鲁派等各种宗派,还向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扩散。藏传佛教后弘期,根据佛教...
假如没有古格王朝自上而下的弘扬佛法,没有托林寺这样一座大型的佛寺,就不能够完成藏传佛教的再次复兴。在历史的机缘巧合下,托林寺承担了藏传佛教后弘期火种传播的重要驿站。使得在朗达玛灭佛后的两百年后佛教重新在西藏以古格为中心向四周开枝散叶,竞而形成了教派林立的繁荣景象。在天喇嘛益西沃、大译师仁钦桑布...
鲁梅·次臣希饶返回山南桑耶寺,在地方势力的势力的支持下,佛教在卫藏地区迅速得以复兴,并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得到长足发展,甚至超过前弘期佛教发展的规模。 鲁梅·次臣希饶等人从多康往西藏的传教则被称为“下路弘法”。 上路弘法 古格王朝的建立者对佛...
佛教的前弘期与后弘期,佛教传入西藏之前,雪域高原的古代藏族人民信奉一种名叫“苯教”的原始宗教。其创始人兴饶生于今西藏阿里的扎达县境内。 佛教的“前弘期”与“后弘期” 佛教传入西藏之前,雪域高原的古代藏族人民信奉一种名叫“苯教”的原始宗教。其创始人兴饶生于今西藏阿里的扎达县境内。苯教盛行时,分白...
摘要:佛教在藏地的发展分为前弘期和后弘期,分期的时间标志是朗达玛·乌东赞灭佛或公元978年。后弘期又分以西藏阿里为中心的上路弘传和以青海东部丹斗寺为中心的下路弘传。由于各种原因,学术界对于下路弘传的研究一直未能充分展开,从考古学角度的研究尤为不足。考古学家对化隆的丹斗寺、互助的白马寺和乐都的北山...
西藏后弘期佛教 作者:法尊法师 西藏佛教自朗达玛王辛酉唐武宗会昌元年(公元八四一)灭法后,卫藏等地都没有出家的僧众,经百余年,才有卢梅等往西康学佛法,回到西藏建僧伽,弘扬佛教,直到现在,约一千年来的西藏佛教从未中断。史学家把这一期的佛教,对前弘期而言,名为“西藏后弘期佛教”。
扎塘寺位于西藏山南地区扎囊县,是西藏佛教“后弘期”的代表性寺院之一。所谓“后弘期”,是指公元十世纪以后,佛教在藏族地区再次兴盛的时期。扎塘寺的创建人扎巴恩协巴是扎囊十二贤人之一,于1081年创建该寺,历时十三年完工。扎塘寺壁画是这一时期佛教艺术的瑰宝,其精美程度和历史价值令人叹为观止。这些壁画不仅展现...
历史的巧合赋予了托林寺作为藏传佛教后弘期传播关键节点的角色,使佛教在朗达玛灭佛后的两百年间重新在西藏以古格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形成了众多教派竞相发展的繁荣景象。在天喇嘛益西沃、大译师仁钦桑布、阿底峡尊者等人的不懈努力下,加上雪域高原上千千万万僧侣的共同奋斗,完成了藏传佛教复兴的伟大使命。托林寺作为...
自从藏王朗达玛于841 年灭法以后,经过一百多年,卫藏等地都没有出家的僧伽。到宋代初年,才有卢梅等往西康学佛法,回藏重集僧伽,弘扬佛教。此后直到现在约一千年,西藏佛教从未中断。这一期的佛教,对前弘期而言,名为“西藏后弘期佛教”。 朗达玛灭法以后,佛教什么时候才由西康复传到西藏,各书记载互有不同。布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