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凉 [ hòu liáng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hòu liáng ] 十六国之一。氐族吕光于公元386年据凉州,称酒泉公,国号凉,建都姑臧,史称后凉(公元386年-403年)。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热搜字词...
值得一提的是,在后凉后期,区区五郡之地的河西走廊竟然同时并存着四个以“凉”为国号的割据政权。除早已灭亡的前凉外,五凉之四,悉数登场,也就是后凉、南凉、北凉与西凉。而南凉、北凉与西凉,都是从后凉分裂而来的。南凉的建立者是鲜卑人秃发乌孤。汉魏之际,一支由秃发氏率领的鲜卑族从塞北迁移到河西,...
威震西域的后凉王吕光 吕光(公元337年-公元399年),字世明,略阳(今甘肃省秦安县东南)氐族人,十六国时期前秦著名将领,后凉政权的建立者。他远征西域,威名远播;回师河西,建立了后凉政权,建都姑臧;东征西讨,稳固了前期的统治,成就一时之霸业。后期因穷兵黩武,众叛亲离,导致后凉走向衰败。战功卓著 ...
南凉、北凉和西凉则都是在前凉和后凉之后,以凉州为中心或周边地区建立的政权。它们虽然都以“凉”为国号,但各自有着不同的建立背景和特点。南凉由鲜卑族人秃发乌孤建立,起初依附于后凉,后来势力壮大后自立为王,建都乐都(今青海省乐都县)。南凉在秃发傉檀的统治下达到鼎盛,但最终因连年歉收、内部纷争而衰落...
前秦灭亡后,又出现了一个氐人建立的王朝,就是前秦大将吕光于公元386年建立的后凉。虽然后凉和前秦是两个王朝,但从整体上来说,后凉基本就是前秦王朝的回光返照。吕光的父亲吕婆楼是前秦开国重臣,也是略阳氐人,地位相当于北齐开国重臣斛律金。王猛就是吕婆楼推荐给苻坚的,这才有了前秦统一。
后凉(386年-403年)是十六国时期氐族贵族吕光建立的政权。其国号以地处凉州为名。东晋太元八年(383年)苻 坚淝水兵败后前秦瓦解,吕光据有姑臧(今甘肃武威)于386年称大将军、凉州牧。389年吕光称三河王,后改称天王建立大凉,史称后凉。 统治范围包括甘肃西部和宁夏、青海、新疆一部分。399年吕光卒,子吕绍继位...
东晋隆安元年,后凉龙飞二年(397年),后凉建康(非东晋都城建康,而是凉州酒泉郡)太守段业叛后凉,自立为凉州牧,建立北凉前身。段业以凉州大姓李氏子孙李暠为敦煌郡效谷县令,此后逐步升为持节、都督凉兴以西诸军事、镇西将军,兼任护西夷校尉、敦煌太守,成为北凉实力人物。东晋隆安四年,后凉天玺二年(400年...
东晋十六国时期,华夏大地上国家林立,许多国号都是一致,在一段时间内,曾经有过五个以“凉”为国号的国家,按照建国时间先后,分别为后世史学家称之为: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 胡人政权:前赵、后赵、前秦、前燕、后秦... 前凉---固守西北的晋朝忠臣 公元...
北凉的建立还有点黑色幽默,当年吕光拳打河西的时候,居于张掖的卢水匈奴沮渠部依附了吕光,到了后凉...
字永绪,氐族,后凉懿武帝吕光庶长子,后凉隐王吕绍异母兄,十六国时期后凉第三位君主(399年—401年在位)。 隆安三年,吕光病重,吕纂被立为太尉,辅佐吕绍。不久,吕纂篡位自立,改年号为咸宁。吕弘起兵反叛,兵败被杀。吕纂出兵征伐南凉,战败撤军。他出游打猎无节制,沉溺酒色,不听劝谏。隆安五年,吕纂被吕隆、吕超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