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百家讲坛]因词而葬送性命的南唐后主李煜 选集 更多 《百家讲坛》 20240928 诗画桥 3 濠梁同见招 《百家讲坛》 20240927 诗画桥 2 在彼淇梁 《百家讲坛》 20240926 诗画桥 1 造舟为梁 《百家讲坛》 20240925 古人怎么说话 12 古人为何惜字如金 ...
976年:40岁,十月,赵光义继位,废李煜爵位,改封陇西郡公,据传,赵光义频繁传召小周后入宫,一去便数日,回来对李煜又哭又骂。“声闻于外,后主多宛转避之。——王铚《默记》。” 在这极度痛苦的情况下,李煜达到创作颠覆。 七、《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
实在难以想象,在北宋虎视眈眈之时,在社稷风雨飘摇之际,整个南唐最为风流快活、潇洒飘逸的,却是堂堂的一国之君李煜。然而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公元974年,北宋终于完成对南方诸多小国的征伐,当年九月,宋太祖赵匡胤以李煜多次抗命不入汴梁朝觐为名,发兵十余万,三路并进,趋攻南唐。李煜始终抱着侥幸苟安的...
亡国之后的李煜,被囚于汴京,昔日的南唐只能在梦中去找寻了,只是在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曾经美好的时光,一遍遍的折磨着李煜。这首词是后主的代表作品。它以清澈自然、明白如话的语句描写出后主亡国之后的切身感受,真实具体,深挚动人。6、最愁的词 《相见欢》李煜 〔五代〕无言独上西楼...
大诗人陆游也评价说:“后主天资纯孝……专以爱民为急,蠲赋息役,以裕民力。尊事中原,不惮卑屈,境内赖以少安者十有五年。”那么,毛主席对李煜是如何评价的呢?总体上分为两大块,一块是反映李煜作为帝王方面的,是持否定评价的;另一块是对他的诗词成就,是持肯定评价的。1957年4月10日,毛主席同《人民...
“后主抵京,二载而亡”,这一历史片段恰如其分地印证了这一悲惨结局。究竟李煜为什么最终会投降,经过宋人的掩饰与伪造,正史中已经不大能够看得出来,但是如果我们足够细心,还是辨得出蛛丝马迹来。关于城破前的情况,正史上记载含糊不清,但可以明显分为两种,一种是诗意化的田园牧歌般的记述,“命知制浩李穆送从锰...
他就是世称南唐后主的李煜,人们热议他的词,热议他失去君位,更热议他的小周后。937年七月初七李煜在古城金陵(今南京)的一座王府里呱呱坠地,而这一天就是中国情人节七夕,不知道这是不是他一生纠葛情爱的原因。而就在这一年,他的爷爷李昪(biàn)在金陵称帝,出生在新政权元年的七夕,这一切显得都那么美好...
十一月二十七日,宋军把金陵内城给攻破了,这战报传到了皇宫里,李煜彻底绝望了,他心里明白,要是再不投降,肯定会有更多当兵的丢了性命,更多没罪的老百姓被杀害。实在没办法了,后主让人把降旗高高立起,接着脱掉龙袍,手里捧着玉玺,光着膀子走出宫去投降。被俘要往北去的那天,教坊的歌姬艺人们在秦淮河岸边...
所谓“金错刀”,是李煜创造的一种书写技法,他在写字时通过颤笔、提按,写出迟涩虬曲的笔画,营造险绝奇变的视觉享受,这种技法被历代名家推崇,甚至被引入了绘画当中。《清异录》记载:“后主善书,作颤笔樛曲之状,遒劲如寒松霜竹,谓之金错刀。作大字不事笔,卷帛书之,皆能如意,世谓撮襟书”。不管是“...
对于后主李煜,更关键的是,出于后期的南唐要对阵的,前面是奋发有为,世人称许的后周世宗柴荣,紧接着是洞悉人心,励精图治的宋朝开国太祖赵匡胤,都是命世之才。军事上的屡屡挫败,无从妨害南唐宫廷的风雅,大周后擅长弹琵琶,传说李璟便御赐给她烧槽琵琶,大周后和李煜夫妇夫唱妇随,珠联璧合,曾一起创作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