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斌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收藏 完善纠错 同济大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登录后才能查看导师的联系方式,马上登录... 个人简介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教授、博导,国家人工智能2030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机器人、智能感知、智能检测、无人...
虽然尺寸小于100纳米的纳米机器人适用于微血管系统,但由于对磁场的有限响应,严重影响了纳米机器人的推进性能。 2024年10月18日,同济大学成昱、何斌和西北大学樊海明共同通讯在ACS Nano在线发表题为“Dual Frequency-Regulated Magnetic Vortex...
同济大学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启动了“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大模型计划”。童小华,王海峰,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COO朱星,游族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傅焜共同启动。同济大学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何斌教授汇报了“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大模型计划”方案。基于往届国家级学会理事长论坛的讨论成果,诞生...
我校牵头建设的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何斌教授获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何斌教授主要致力于非结构复杂环境及设施智能检测研究,已形成高精度原位检测传感器、多传感器感知网、移动检测智能机器人三方面的创新成果。其研究理论及技术成果在风电水电行业和基础设施监测中得到广泛应用,为大型能源和...
同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则在无人驾驶等人工智能应用领域,拥有领先优势。何斌说:“人工智能的基础在于算力,期待两校在这一领域的合作。”两所名校的全面合作,同时体现在学生培养上。比如,同济拥有建筑设计规划、汽车等传统优势专业,复旦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基础学科实力雄厚。试想一下,同济一个学建筑或者研究汽车...
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执行主任何斌作了题为《人形机器人的趋势与研究》的报告,介绍了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和重要进展、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带动、学术前沿和未来展望。 在讨论环节,与会的院士专家们围绕人工智能与城市发展、人工智能经济产业发展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积极建言献策。院士专家们表示,上海作为我国国际大...
获技术发明奖3项,其中一等奖2项,分别是交通学院孙剑主持完成的“自动驾驶汽车虚实融合测评关键技术与系列装备”、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何斌主持完成的“复杂屏蔽空间无人系统自主智能检测关键技术与应用”。科技进步奖(13项)获科技进步奖13项,其中一等奖5项,分别是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李博峰主持完成的“导航卫星精密定位...
何斌 职称 教授 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 专业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研究方向 智能机器人、智能感知、智能检测、无人系统、数字孪生等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上海市曹安公路4800号电信大楼644室/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 邮政编码:201804/201210 联系电话: ...
与此同时,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何斌,在上海中学图书馆为部分学生作了有关人工智能的报告。他介绍了当前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指出了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中五大智能技术新方向,鼓励同学们积极投身人工智能事业。 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