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新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许维课题组在表面精准合成线型碳方向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 1月22日,《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在线发表了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许维教授课题组创新性地提出并设计了一系列前驱体分子,在同一碳原子上修饰两个或三个卤素原子,通过表面原位化学反应,实现了脱卤耦联直接形成碳碳双键或三键的目的,进而原子级精准制备了一系列新颖碳纳米结构。 (1)累积烯烃、碳碳三键结构的表面原位构筑 许维课题组首次在超高真空条件下实现了在金属表面原子级精准制备...
同济大学许维教授课题组在超高真空环境下模拟生物体系,选择 9-乙基鸟嘌呤(9eg)和碱金属钠(na)在 au(111)表面制备了 g 三聚体(9eg 3 na 2 )和 g 四聚体(9eg 4 na 1 ),通过调控体系中分子/金属配比实现了两种结构的可控...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许维课题组-招聘博士后(理论计算方向) 课题组主要从事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UHV-STM)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研究固体表面相关的物理化学课题。在表面分子自组装、表面原位化学反应、单分子操纵、碳材料储氢等相关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探索 。 实验室简介请参见:http://www....
研究团队:同济大学许维教授课题组与瑞士Empa研究所Roman Fasel教授课题组 研究内容:聚乙炔链在表面原子级精准制备、表征及电子学性质测量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团队通过在铜表面和聚乙炔界面处形成单层氧化铜,有效地隔断了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吸附在氧化铜层上的聚乙炔展现出本征的半导体性(~ 2.4 eV的能量带隙)。该...
年薪10万+房补 许维课题组主要从事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UHV-STM)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
2019年9月2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化学》(Nature Chemistry)在线发表了同济大学许维教授课题组与瑞士Empa研究所Roman Fasel教授课题组等关于聚乙炔链在表面原子级精准制备、表征及电子学性质测量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题目为“On-surface s...
近日,同济大学材料学院许维教授课题组在国际知名杂志《Angew. Chem. Int. Ed.》上发表了一篇题为“Constitutional dynamics of metal-organic motifs on a Au(111) surface” 的高水平论文(Angew. Chem. Int. Ed., DOI: 10.1002/anie.201602572, 2016),首次在超高真空条件下实现了两种金属-有机配位结构的可控转...
近日,同济大学许维教授(点击查看介绍)课题组首次在超高真空条件下实现了在金属表面原子级精准制备累积烯烃结构,首次在表面引入同一碳原子上连两个卤素原子的前驱体分子,达到直接脱卤耦合形成碳碳双键的目的。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化学领域知名杂志Angew. Chem. Int. Ed.上。
近日,同济大学材料学院许维教授(点击查看介绍)课题组在ACS Nano 上发表了论文,揭示了表面限域水溶解卤化钠盐(NaCl、NaBr、NaI)的Langmuir−Hinshelwood过程。水和盐都是人们最为熟悉的物质,盐类的溶解在生物体和自然环境中无处不在。从微观尺度来讲,水与盐的相互作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一直以来被广泛关注。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