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男,1957年10月生,河南省开封人,同济大学结构工程学科特聘教授,长江学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所长。1988年毕业于同济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1993年晋升教授,1995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1993-1994年为英国Sussex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02年、2006年分别受邀在...
在其后的十余年间,以递推分解原理为核心,李杰教授和他的团队系统研究了最小割递推分解技术、快速递推分解技术、考虑相关失效的递推分解技术,形成了以解析图论为特征的网络连通可靠性分析理论体系,为500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型城市、上千个节点的大型生命线工程网络的抗震可靠性分析提供了精确、高效的技术工具。而同期,国...
针对大型工程网络分析中的复杂性难题,李杰教授和他的团队独辟蹊径,提出了“基于结构函数递推分解”的技术思路,建立了“递推分解理论”,有效解决了大型生命线工程网络分析中的复杂性问题,取得了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要科学进展。 在其后的十余年间,以递推分解原理为核心,李杰教授和他的团队系统研究了最小割递推分解技术...
在其后的十余年间,以递推分解原理为核心,李杰教授和他的团队系统研究了最小割递推分解技术、快速递推分解技术、考虑相关失效的递推分解技术,形成了以解析图论为特征的网络连通可靠性分析理论体系,为500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型城市、上千个节点的大型生命线工程网络的抗震可靠性分析提供了精确、高效的技术工具。而同期,国...
6月18日下午,同济大学李杰院士做客船建学院第四十二期“旭华讲坛”,为船建师生带来了题为“工程结构可靠性分析研究进展”的精彩学术报告,吸引了学院共100余名师生参加。上海市公共建筑和基础设施数字化运维重点实验室主任赵金城主持该报告。 李杰院士...
李杰,1957年10月生,1988年9月毕业于同济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13年4月被丹麦王国奥尔堡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现任同济大学特聘教授,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所长。长期在结构工程与工程防灾领域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在随机力学、工程可靠性理论与生命线工程研究中取得了具有国际声望的研究成果。出版学术著作5部,在国内外核...
11月18日,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李杰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杰,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同济大学特聘教授,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所长,国际结构安全性与可靠性学会主席。 长期在工程防灾领域...
李杰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同济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教授 他数十年如一日 心怀学术使命和科学追求 奋进在结构工程理论创新的最前沿 矢志用科学理论 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 提供坚实支撑 做老师是最幸福的事 “做一个老师最大的幸福, 就是看到学生超过自己, 这样我们才能够 ...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结构工程学科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杰:这是上海科创进步最快的十年,在一些领域中国人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上海科创中心建设10周年 #10年10人 9 1 1 1 举报发布时间:2024-05-23 11:05 全部评论 大家都在搜: 白发老兵 ... 希望全面领先 2小时前·江苏 1 分享 回复 上观新闻 ...
李杰:1957年生于河南开封,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结构工程学科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所长。1988年毕业于同济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1993年成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批特聘教授。他和学生提出的“广义概率密度演化方程”,受到国际学术界高度关注;他和团队创立的大型生命线工程网络可靠性分析理论,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