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研究中,为了揭示磷酸化在生物同手性起源中可能扮演的角色,研究人员设计了实验,探究 N-P-aa 与外消旋氨基酸在水中形成同手性肽的过程,最终发现 N-P-aa 可以通过依赖 pH 的连接反应,在分子内和分子间磷酰基转移的驱动下,生成同手性二肽。 结果 外消旋氨基酸的 N - 磷酸化形成同手性肽 研究人员首先合成了对...
上图用初始8.9% ee 的手性物质,先得到43.3% ee的产物,再以此作为手性配体投入下一轮反应,经过6轮最终得到88.1% ee的高手性产物。 类似的例子Soai还报道了不少,然而最终让不对称自催化这个概念成为生物同手性起源的一个解释来自于他们把这个“空手套白狼”的过程玩到了极致,用0.00005% ee 的手性物质经过三轮反应...
从而,核苷前体的前生源结晶具有手性均一性,利用手性均一的核苷前体继续合成的核酸也能够具有手性均一性,而以核酸为基础的与氨基酸的反应可以得到手性均一的氨基酸,进而达到生命的同手性起源。 在之前的研究中,为了解释生命的同手性起源,人们研究了不同的对称性破缺机制引起的同手性起源,例如由于宇称破缺能量差引起的对...
【成果简介】近日,来自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王焕庭教授课题组,报道了一种用于高效手性分离的新型同手性MOF聚合物混合基质膜。作者制备并表征了基于MIL-53的单手性MMMs,通过简单地将单手性MOF组分与聚合物基质相结合,获得了优异的手性分子分离性能。通过对非手性MIL-53-NH2的后合成修饰,合成了对映选择性吸附外消旋1-苯基...
普林斯顿大学的罗伯特·诺尔斯教授因其在同手性进化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被授予2025年罗斯·布朗研究员称号。这一荣誉不仅认可了诺尔斯的个人成就,也支持中期职业教师在化学和物理学领域的创新研究。罗斯·布朗研究员项目由加州理工学院管理,自2020年成立以来,已资助29位研究员,总金额超过5800万美元。该项目旨在鼓励高风险...
近日,西湖大学陈虹宇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高波教授合作团队报道使用十面体种子来制备具有复杂图案的深谷和突出脊的同手性纳米螺旋桨。对照实验表明,通过改变晶种浓度或还原剂浓度,聚焦生长取决于Au沉积速率,与所提出的机制一致。缺乏配体的活性位点和...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路庆华教授课题组,利用具有动态共价键的液晶嵌段共聚物与轴手性二胺衍生物共组装,制备了具有高发光不对称因子(0.11)的可变色同手性CPL薄膜。其中,在手性分子与氰基二苯乙烯基团的非共价作用和液晶自组装驱动下,成功实现了手性转移和放大。此外,氰基二苯乙烯基团的动态共价键赋予薄膜手性固定能力...
相同手性碳是有机化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存在于分子中的碳原子,其四个基团中三个基团相同,另一个基团不同的情况。例如,在一种分子中,相同手性碳就是指有三个基团都是氢原子的碳原子。这种结构对分子的立体构型和化学性质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被化学家广泛地关注和研究。相同手性碳对于药物化合物的研究非常重要。药...
Nat. Commun.:在分子水平上揭示Ag14纳米团簇的手性起源和同手性结晶 第一作者:梁晓倩 通讯作者:孙頔 通讯单位:山东大学 研究内容: 手性普遍存在于(超)分子结构中,如生物体内的DNA和植物体内的天然产物,在生物活性、催化、药物和其他各种应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控制手性和揭开复杂组装体手性起源的奥秘仍然是一...
他强调,地球上的生物展现出惊人的分子构型同一性:蛋白质几乎完全由L型氨基酸构成;核酸中的糖类(如核糖)则普遍采用D型构型。 邵教授在讲座中特别回顾了对手性分子研究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于1848年首次分离酒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