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合同法:13、合同法:即有关合同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交易关系的法律。14、可撤销合同:14、可撤销合同:又称为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是指因意思表示有缺陷,享有撤销权的当事人一方,向法院或仲裁机关请求对已经成立的合同予以变更或撤销的合同。15、无效合同:15、无效合同:是指虽经当...
解释方法:诚信解释要求根据诚实信用原则来解释合同条款。在合同存在漏洞或歧义时,应依据诚信原则进行填补或解释,以确保合同双方的权益得到公平保护。这种方法强调了合同双方的诚信义务和公平原则。 综上所述,合同法的解释方法包括文义解释、整体解释、目的解释、交易习惯解释和诚信解释等。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法律管辖辖竞合:指的是两个或两以上的法律有权管辖某一个具体的法律关系,本着特别法优先适用于普通法的原则,凡出现有其它特别法规可以调整合同法律关系时,合同法暂居幕后,让其他的法律法规优先进行调整,只有其他的法律法规调整乏力时,才适用合同法的总则部分或其基本原则。 合同解释:是指在合同生效及履行合同过程中双...
正确答案:(1)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词句、合同的有关条款、合同的目的、交易习惯以及诚实信用原则,确定该条款的真实意思。据此,合同法确立了文义解释、整体解释、目的解释、习惯解释、诚信解释等合同解释方法。 (2)合同法确立了格式条款的特殊解释规则,即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
因此,合同的解释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合同法对合同解释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以确保合同的公平、合理解释,维护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 一、合同解释的原则 1.自由原则 合同解释的自由原则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合同订立时享有自由意志,并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约定合同条款。根据自由原则,合同的解释应尊重当事人的...
关于我国合同解释的立场。《合同法》第125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词句、合同的有关条款合同的目的、交易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该条款的真实意思。”《民法典》第142条承继《民法总则》规定:“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应当按照所使用的词句,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
一、合同解释的原则 1.合同自愿原则 合同自愿原则是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根据该原则,合同的解释应以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为准,即以当事人真实意图为基础进行解释。这意味着合同的解释应尽量符合当事人的真实意图,而非片面解释或歧义解释。 2.合同一致原则 合同一致原则要求合同解释应以合同条款的文字表述为准。即...
我国合同法关于合同解释原则有文义解释规则、整体(体系)解释规则、合同目的解释规则、按照交易习惯解释规则、依诚信原则进行解释规则、真意解释规则、格式条款特殊解释规则等。 文义解释规则 文义解释规则是指在解释合同条款含义时,首先应以合同条款中使用的词句(文字)通常含义进行解释;只有在文义解释不能确定合同条文的准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23年5月2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89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3年12月5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23年12月4日 法释〔2023〕13号 最高...
18、合同生效:是指已经成了的合同在当事人之间产生了一定的法律约束力,也就是通常的法律效力。 19、附期限合同:,是指当事人在合同中设定一定的期限,并把期限的到来作为合同效力的发生或取消根据的合同。 20、合同解释:是指对合同条款及其相关资料所做的分析和说明。 21、从给付义务:又称从义务,是指不具有独立...